前海:稅收優惠抓緊2020年前的窗口期

亚太日报

text

【亞太日報 付曆非】2014年僅剩1個月,12月2日下午,前海管理局在香港主辦“前海:開啟粵港合作新未來活動,招商"路演"再次登陸香港島,衝刺年內吸引1000家港企入駐的目標。

據瞭解,截至目前,有近900家香港企業到前海註冊,而這個數字在去年初僅為45家。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港企入駐前海有較明顯"加速度",特別是4月到9月期間,得益於實繳註冊資本金制度調整,因此港企入駐前海出現"井噴"現象。

可見,對企業切實有益的政策的落地對加速港企入駐作用明顯。正如參加活動的香港Aedas集團首席財務官劉凱健所說:"我們現在仍處於觀望階段,來參加活動也是希望加深對前海的瞭解,期待更為明確的入駐流程和細化的政策出臺。"

瑞士信貸銀行香港分行助理副總裁陳甯也表示,他們關注前海也有時日,除出於公司自身考慮,更多是為客戶搭建投資前海乃至內地的橋樑,而走"務實"風格的國外投資者更為看中的是"做生意的便利性",因此通常不會為政策的概念所動。"希望看到政策更多真正地落地吧。"陳寧說。

前海管理局投資推廣處處長戎衛華在演講中著重介紹了前海在金融創新方面開展的業務,並特別強調了跨境人民幣貸款試點。他說,除了明確規定的"四不投",(即跨境貸款不得用於“投資有價證券和金融衍生品,不得用於委託貸款,不得購買理財產品,不得用於購買非自用房產等),通過跨境貸融到的低成本資金的使用並無地域限制,"不管是北京還是上海的分公司出現資金缺口,在國內都可以劃過去。"戎衛華說。

關於跨境貸在其他地方複製推廣的問題,戎衛華說:"上海、昆山等地確實也開展了相關試點,但與前海最大的不同是,跨境貸的額度。以上海自貿區為例,區內企業跨境貸上限不得超過實繳資本的1倍,區內非銀行金融機構跨境貸上限不得超過實繳資本的1.5倍,而前海實際上並無額度限制,並且在上海需固定借貸期限為1年以上,這對有中短期資金需求的企業無益。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楊嘉燕在演講中詳細解讀了前海在稅收優惠方面的政策。她說,以前與香港企業家談論起到內地投資,常得到消極回應,原因就在於高企的所得稅。個稅率最高可達45%,企業所得稅25%,與香港16.5%和15%的稅率比較確實高出許多。

楊嘉燕說,這樣的情況下前海"雙15%"的所得稅率成為了吸引外資和港資企業的重要原因。劉凱健也說,其公司認識前海僅半年,契機正是這一稅收優惠政策。"我們也考慮過上海自貿區,因為那邊有現成的基礎設施,但前海的稅收優惠對於我們公司本身,以及公司吸納更多優秀的外籍設計師都有利,且前海又與我們的總部所在地相鄰,優勢很多。"

在被問到如此優惠的稅收政策在2020年到期之後是否還有繼續實施的可能時,戎衛華坦言可能性不大,原因在於國家對稅收方面給予優惠並不支援,在國際貿易規則中甚至被看作"不公平競爭",與中國試圖在各方面進一步與國際接軌的戰略不符。

另一方面,對於僅僅慕前海優惠政策之名而來搶灘的“殼公司,前海管理局官方招商合夥人之一、前海立方諮詢公司負責人李玉紅可謂給了“當頭一棒,“沒有實際業務的公司無法享受任何優惠政策。她表示,可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司應屬於相關產業目錄規定的領域,且主營收入要達到70%以上,而前海夢工廠給予青年創業者首年免租、次年半租、第三年酌情收租的扶持也之針對符合條件的創業者或團隊,沒有空子可鑽。

會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前海在推介規格及規模上都難與上海自貿區相提並論,也因此,成立四周年的前海與剛滿一周歲的上海自貿區在吸引外資、港資企業上的成績單相差無幾。此外,第二批自貿區申報中呼聲頗高的廣東自貿區將前海同廣州南沙、珠海橫琴一道納入規劃,某種程度上邊緣化了前海作為“特區中的特區的地位。

“爹不疼娘不愛的情況下怎麼辦?該人士笑稱:“就要靠自己了,盡可能多地落實政策,在爭取新政策週期長、難度大、要求高的情況下,就應該將已爭到手的政策落地,越具體越好,越細化越好。上半年對港企取消實繳資金那次效果就很明顯,現在正值年底,時間節點原因也是造成港企入駐放緩的一個原因,今後也把步子走穩了,前海還是大有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