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全球攬才 突破發展瓶頸

亚太日报

text

【亞太日報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4日發表2015年施政報告,宣佈自1月15日起暫停“資本投資者入境計畫;同時將推行試驗計畫,吸引已移居海外的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第二代回港發展,還將推行一系列優化措施,積極招攬外來人才及專才。此舉引得各界關注。

16日,香港《星島日報》發表題為《優化輸入人才 突破發展瓶頸》的社評,稱現時本港亟需解決的,不是“財而是“才。人口老化,政府推算勞動人口三年後就會見頂萎縮,形成愈來愈少工作人口支持愈來愈多老弱人口的沉重負擔。因此,除了鼓勵生育、延後退休年齡、吸納家庭團聚移民外,還要吸引優質人才來港創造財富,推動經濟,以壯大財力和能力去應付人口老化所帶來的醫療福利額外開支。

香港《商報》社論稱,人口老化,是世界各地面對的共同難題﹔爭逐吸納天下才,則是各地政府惟恐落後的一致目標。吸引外來人才到港,不但有助紓緩人口老化更加有利增添經濟活力,進而促進民生改善。

人才缺口的負面影響已經出現

社論指出,人才不足,不但會窒礙經濟,同時亦危及民生,影響經已逐漸浮現。舉其大者,當數建造業。眾所周知,本地建造業技術工人出現了嚴重的人手老化及短缺問題,這既推高了勞工成本,並很大程度推高建築成本,所以房屋、運輸等工程費用不斷飆升,兼且延誤了基建進度,即使工資再高也面對有工無人做之窘,連醫院、學校等招標工作亦受影響,可以說全港市民均受其害,又要捱貴樓、貴車費,很多公共服務的開展亦不得不一拖再拖,而經濟發展也同樣被拖後腳。其他例如醫生不足,也令醫療成本持續增加,醫生本身以至醫療體系亦恐不勝負荷。

當然,培育本地人才誠乃優先考慮,當局經已針對加強本地人才培訓,例如增加相關撥款和培訓名額﹔不過,遠水難救近火,在不影響本地就業機會的前提下,適當引入外來人才絕對有其必要,包括工會在內實不宜過分高舉保護主義,尤其建造業等問題經已非常尖銳,否則每一市民都要繼續承擔人才不足的沉重代價。

重視人口品質 吸引高端人才

社論指出,要紓緩人口老化問題,不應只側重於人口的量,僅僅著眼供養比率,更應重視到人口的質,才可更好確保整體經濟及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

施政報告所提兩項新措,一是吸引移居海外的港人二代回流香港,二是制訂人才清單,聚焦吸引高質人才,無疑是更積極爭逐人才的嶄新嘗試。

發展經濟靠人,任何經濟體的崛起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人才。所以,全世界都在爭逐人才,香港實不應該反過來向人才封關設鎖。放開心屝,懷抱全世界人才,才是有利香港經濟民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香港本來就是一個國際都會,除了要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國際金融中心的聚寶盆角色,也應致力打造成為世界人才蜂擁而來的聚才盆。人才對香港的“趨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只要當局有效做到“避害釋除疑慮,相信市民一定歡迎人才來港,而人才亦會更樂意來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