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邦德主题曲演化史

澎湃新闻

text

“我很荣幸参与传奇。‘邦德’是史上最酷的系列电影。”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宣布接棒新邦德电影主题曲创作/演唱者时的欣喜,被一些英国媒体毫不留情地嘲讽为“缺乏品位,令人担心”。邦德电影是传奇,但真的谈不上“最酷”。起码一半以上的邦德电影贩卖无聊的冒险、男性性幻想和狭隘政治观。这一点上,它注定不可能得到同样长寿的《神秘博士》(Dr. Who)般的普遍尊重。后者以极富想象和活泼开放著称,再热烈的赞美也不会被指“缺乏品位”。

但品位从来不是决定“邦德”寿数的主要因素。今年,第25部邦德电影《007:无暇赴死》(No Time To Die)即将上映,主演依然是丹尼尔·克雷格。比莉·艾利什的

主题曲

已出街,又一个名字将载入“邦德史册”。

邦德研究者尼克·派克豪斯曾冷酷地指出:“该系列的主题曲只有一种功能——推广,和艺术无关。最红的明星和最靓的声音被选中演唱主题曲。他们以此为荣。”有一点可以佐证他的观点:提交过歌曲却遭拒的大明星包括艾瑞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电台司令(Radiohead)和宠物店男孩(Pet Shop Boys)。

不管品位如何,邦德主题曲和电影总能免于被时代淘汰的命运。它的每一次迭代更新都小心保留先前的印记,像一次不断涂抹的油画创作,让旖旎旧梦在观众的眼前隐隐绰绰。

《007:之诺博士》

蒙提·诺尔曼为《007:之诺博士》(Dr No, 1962)创作的主题曲奠定“邦德”的音乐底色。华丽的管弦乐混合早期电影中预示大事临近的音色,与黑衣、夜色、阴谋与情色相衬。马特·门罗的《From Russia with Love》是第一首人声演唱的邦德主题曲,把这个概念唱入人心的则是雪莉·贝西的《Goldfinger》。

“他向你的耳朵灌入谎言/但谎言无法掩饰你的恐惧”。金手指编织罪恶的罗网,女伶用充满力量的浑厚嗓音开启戏剧大幕。贝西的声音形象与“邦德”几乎是对立的,后者尽管雄性十足,却危险而颓唐。雪莉·贝西本人的形象亦有别于早年的邦德女郎。她不是蛇蝎女郎,从普普通通的底层打拼到巅峰,是女权尚未浪及影视业时女性独立自强的一例。

雪莉·贝西

但就算雪莉·贝西也无法摆脱积弊的邪恶力量。多少次她登台,被要求在唱到含有明显性意味的句子时拉下胸衣肩带(触摸它/抚摸它/脱掉它《Diamonds are Forever》),取悦观众。

很多年过去后,这首歌的隐藏涵义逐渐明晰:女人唱着“钻石永恒”,言下之意是“男人却不,邦德也不会永恒”。总是喜欢夹杂黄色双关语的邦德主题曲,不得不与时俱进,必要时学着自嘲,并邀请女性担任这场男性游戏的旁观者。

蒂娜·特纳的“黄金眼 让我找到他的弱点/黄金眼 他将做我所许”(《Goldeneye》)是向贝西《Goldfinger》的致敬。黄金女孩和死亡之吻的故事走向新的篇章,但要留心一点:不是简单的性别角色对调就能保证“与时俱进”。

把“马蒂尼、女孩和枪”换成“马蒂尼、男孩和枪”不能解决邦德的问题,还有可能弄巧成拙。“邦德”陈旧的雄性气息是它的魅力源泉。一开始就奠定的主题曲底色也是同样,太远的偏离往往造成失败。麦当娜的《Die Another Way》和艾莉西亚·凯斯/杰克·怀特的《Another Way to Die》就是这样的案例:廉价的流行元素被嫁接在一副老躯壳上。失败之册上还有萨姆·史密斯的《Writing’s On the Wall》,他败在毫无特点的声音和唱法。没有邦德之魂的歌不会成功。说到底,邦德是拉斯维加斯的爆炸和惊天阴谋的结合,关乎诱惑与神秘,虚无和某种似乎会永恒的气质。它最大的敌人不是“敌人”,是盐开水的日常平庸。

那么比莉·艾利什的《无暇赴死》(No Time To Die)呢?在“邦德”配方的框架内,键盘轻触的开场与阿黛尔、雪莉·贝西(《Diamonds Are Forever》)的版本相似,艾利什的塞壬耳语暗示背叛的主题。她和制作人/哥哥菲尼亚斯·奥康奈尔聪明地舍弃横扫格莱美的首专《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的锋利电子与少女眼,换上一副成熟面孔,和丹尼尔·克雷格的脆弱气质匹配。

“我早该清楚 我会独自离开/而这只会证明 你流的血仅是偿还。”歌中暗藏的机锋却毫无疑问来自00后的艾利什本人。尽管我更喜欢雪莉·贝西的辉煌,对艾利什无限贴近话筒的性感不大感冒。但流行已经演变到今天,很少有人再像雪莉·贝西那样唱歌。那就看流行文化活化石的邦德,将以怎样的身姿挤进这趟时代快车。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