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视牛为神圣,所以在印度的大街小巷常能看到这些“神牛”在悠闲地游荡,车辆行人只能躲着。不过据《金融时报》中文网2月6日报道称,在印度现总理莫迪领导的人民党政治腹地印度中央邦农村地区,流浪的牛群已经成为一种威胁:它们糟蹋庄稼,还给牛奶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压力。
中央邦的农民们向《金融时报》记者抱怨说,流浪的牛群经常糟蹋田地,把一切都毁掉了。而农民顶多只能把牛赶跑,不敢伤害它们。过不多久它们还会回来,继续大肆“破坏”。
白色的瘤牛,印度牛中的“婆罗门”
从传统上来说,只有印度土生土长的瘤牛(Zebu)才具有神圣性,它们一般为白色,肩颈初有高耸的肉峰。瘤牛被印度教徒称为“婆罗门牛”。壮年时干活,产奶,年老退休了也不会被宰杀。没有供养能力的农民会把它们放到街上去吃百家饭。而水牛,黄牛等“首陀罗牛”就没有这么幸运,年老体衰之后免不了要被“食肉寝皮”,印度的水牛肉甚至还是重要大宗出口货物,仅2017年上半年,印度就出口了608,750吨水牛肉。
但在2004年,由人民党控制的中央邦政府下令,禁止屠宰任何种类的牛,这也就意味着以前在淘汰后会被屠宰的水牛,黄牛,黑白花奶牛等等,也都能享受“婆罗门”待遇了。
印度街上的三头牛:只有最远处的白牛才完全符合“神牛”的特征,近处的两头牛明显是与黄牛混血过的,不够“神圣”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日子就好过,无力“赡养”老牛的农民只能趁着黑夜偷偷把牛遗弃掉,在街上“讨生活”的牛数量大增,很多牛饿的瘦骨嶙峋,难免出现糟蹋农民庄稼的事情。为了安置这些牛,当地政府开设了“牛养老院”,农民可以支付500卢比(约49元人民币)让自己的老牛安养晚年。但是也有很多农民出不起这笔“巨款”,只能选择将牛遗弃。
瘦得皮包骨头的印度瘤牛(资料图)
已经在中央邦成为现实的问题,将来很有可能扩散到印度的其他地区。2014年起执政的印度总理莫迪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强化对牛类屠宰和牛肉销售的限制。去年(2017年)莫迪政府推出的新法令禁止在活畜市场上交易任何屠宰用的活牛。等于是切断了牛类屠宰的中间环节。据法新社此前报道,印度北方邦和哈里亚纳邦已经出现了“神牛”盈街而无处安置的窘境,当地政府不得不考虑将监狱改为牛棚以安置流浪牛。
《金融时报》报道视频截图:“牛养老院”中的牛
农业专家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了他们的担忧。印度卢迪亚纳公立大学副校长南达认为,禁止屠宰牛的行为会提高养牛成本,造成牛奶产量下降。而在崇尚素食的印度,不算做“荤腥”的奶制品是获得动物蛋白的重要途径。随着印度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奶制品的需求还在不断上升。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