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字头公交深入小区解决出行难

北京青年报

text

北京结合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强化地面公交接驳服务 多样化公交线路总数达455条

“专”字头公交深入小区解决出行难

近几年来,北京公交逐步从公交长线变成了更加灵活的短线路,方便市民接驳地铁、公交枢纽等。同时,越来越多的专字头“小公交”微循环线路逐渐深入社区,方便社区居民出行。截至目前,北京公交集团共运营“专”字头线路181条,线路长度1231公里。

今年9月26日,专152路开通,尽管只有6公里左右的单程距离,却解决了多个小区居民的出行难题。此前,家住北辛安安置房的徐阿姨每天需要倒两趟车才能接送孩子,如今仅需20分钟即可直达目的地。

“十三五”期间,按照“减重复、增覆盖、便接驳、提运速,推进微循环,丰富多样化”思路,打造“快、普、支、微”线网。推动政府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系统,结合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强化地面公交接驳服务,做好线网顶层设计。

在北京公交主骨架线网的构建上,依托三环路、京藏高速、京港澳高速、回龙观大街等快速走廊建设,打造骨干线路;同时在线网打造上,大力气减重复线路,四年来调整407条线路,撤销80条线路,减少重复线路长度2078公里,减少重复设站4584个。

在整个公交大网中,除了重视主骨架的搭建,末端的微循环线路也需要“精雕细刻”,尽管处于线网末端,但因为涉及到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出行,却是很重要的一环。

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起,北京公交集团启用“专”字头路号,围绕新建居民小区、产业园区及末梢道路的乘客出行需求,发展微循环线路,解决乘客出行链的“始端”和“末端”,丰富地面公交线网布局,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提升地面公交服务能力,实现与轨道交通及地面公交骨干线网的高效接驳。

截至目前,北京公交集团共运营“专”字头线路181条,线路长度1231公里。

除了上述线网的优化设计,“十三五”期间北京公交集团还在满足乘客差异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上做了很多工作。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用“互联网+”思维,北京公交创新了多样化服务模式。一是进一步发展商务班车和快速直达专线服务品种;二是积极挖掘市场,丰富多样化服务品种,开通节假日专线、就医专线、高铁专线、观光3线、公务员定制公交、旅游公交线路;三是积极完善定制公交平台服务功能,完成定制公交APP及定制公交平台升级改版工作。

据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开行南站高铁快巴、定制班车线路、旅游公交、医院专线等多种线路,北京多样化公交线路总数达到455条,其中“十三五”期间新开通135条。文/本报记者 刘洋

现场

家门口新开的专线车让老人少换两趟公交车

多样化线路和专线车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公交的便捷服务。10月20日下午4点多,在古城西路西口,徐阿姨坐上了家门口新开的专线车专152路,去苹果园中学站接上幼儿园的孙子。

提起这趟车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徐阿姨拍手叫好。她所在的小区属于北辛安安置房,于今年年初左右开始入住。由于周围道路和小区仍然处于建设中,家门口并没有公交车。此前,她前往苹果园中学站,一共需要转2趟公交车,尽管距离并不远,但需要耗时40分钟左右。“特别不方便,你看每趟车都得等几分钟,然后中间换车也需要走,孩子晚上5点放学,要提前近一小时出门,现在坐车只需要20分钟。”

除了有徐阿姨这类的老年人,由于可以接驳地铁,专152路也吸引了不少通勤族。刘女士在花园桥附近工作,需要乘坐地铁6号线,在下班回来后,她会选择乘坐专152路,相比其他选择,这趟车可以直达家门口,更加便捷。

北京公交集团客四分公司20车队安全队长杨驰名告诉北青报记者,专152路是今年9月26日新开的线路,主要连接老古城回迁小区和苹果园南路,方便居民与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衔接,也方便他们方便换乘336、370等线路。

杨驰名介绍,这条线路是车队深入小区调研和线上调查同步进行的成果,他们发现古祥路周边居民有路无车,小区居民出行不便的情况,解决了中海长安雅苑、古城中街33号院和中海金玺公馆小区居民的出行需求。

北青报记者发现,为了深入多个小区,专152采用了公交集团最小的6.5米车型,由于车小且采用无噪音的纯电动公交车,这趟车穿行小区毫无压力。从外形上看,专152路通体红色,穿行小区时也非常有辨识度。

别看车型小,配置却并不少。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车内通铺了仿木地板且设置了一处乘客可以放置行李的空间,12个座位均为皮质的高座座椅,坐上去非常舒适。

杨驰名特别介绍到,因为车辆一直穿行小区,所以车内还配置了主动防御系统。当遇到行人穿行时,系统会给予司机语音提示,提醒他避让小区居民。

据了解,尽管车辆开行还不到1个月的时间且仅在通勤高峰期运营,但该线路日均客流量已经达到每天400多人次,基本趟趟满座。“现在小区出行不便的人希望白天一天都运营,通勤族希望加密车次。我们会根据客流情况加车,方便居民出行。”杨驰名说。

文/本报记者 刘洋 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