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我们充斥着战争野史的火车站文学景观,《敦刻尔克》上映前后的英国各城镇车站内和连锁书店WHSmith书架上,会摆着五六本以敦刻尔克为封面故事的不同期刊,其中当然也包括《战争中的英国》(Britain at War)这样的严肃历史杂志。
相信所有的军事和历史杂志,以及需要切热点的新闻类周刊,在呈现这场“撤军大业”时,都会竭尽所能去详述宏大历史、挖空心思找还不广为人知的史料,然后对大撤退前后的政治和军事棋局进行多线编织的复盘,用德军和盟军一攻一守的交叉写作,去漂亮还原出某种大历史之下的命运感。移植到电影,这似乎也早成了我们习惯并期待的故事讲述方式,一半时间的文戏理应给予伟人和政治家们的犹豫、误判、果断和运气,另一半时间的武戏赋予大场面之下官兵们的挣扎、绝望、厮杀和勇敢。
《敦刻尔克》剧照
然而,人们作为补课,而在历史特稿里读到那些关于古德里安坦克军团的不可阻挡、希特勒对战果如此丰厚产生的强烈不安、丘吉尔飞赴巴黎用蹩脚法语向即将亡国的法国政府打包票、被征为撤军用的豪华游轮“兰开斯特里亚号”被击沉的著名故事,以及有助于还原大撤退全貌的历史关键细节,在诺兰这部自称为“个人史诗”的《敦刻尔克》中,全都看不到。
我是冒着很可能因贪心看片而错过航班的风险,拖着箱子在曼彻斯特的The Printworks影院看到的70毫米胶片IMAX版。在诺兰的老家英国,能以1.41:1画幅播放这种制式的影院也仅有三家,另两家位于伦敦。由于影院所属的餐饮娱乐综合楼隔壁,就是5月22日惨遭恐爆的演出场所曼城Arena,因此无论是票房还是检票口都不允许我在办公区存放行李箱,只好在对其他观众的一声声抱歉中,将箱子推到提前一周选好的中间座位前。
The Printworks影院
和所有欧美国家的影厅一样,正片开始前没完没了播着将要上映新片的预告片,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丘吉尔》、《极寒之城》、《银翼杀手2049》、《王牌特工2》、《最后的绝地武士》……虽然这些将在这块曼城最大银幕与观众见面的影片片花非常精彩,但我不免对自己能否在散场后赶上航班更加担忧。
两个咋咋呼呼的朋克青年手捧炸鱼薯条坐到了我旁边,还跟着《极寒之城》预告片里他们曼城老牌新浪潮乐队New Order的主题曲哼唱起来。心想自己破釜沉舟来看的IMAX将要被这些朋克毁了,可从正片第一幕,敦刻尔克镇上丧气的逃命英军,抬头仰望德军空投的劝降传单开始,小半截们就瞬间安静下来。影厅里的所有观众也一样,从头到尾,被并没任何血腥镜头和大场面却又神经紧绷的IMAX画面屏住呼吸,只在民间渔船出现在法国海岸时,长出一口气地发出一声赞美性质的“Wow”,其实跟其他大片相比,那个非常主旋律的营救场面,也实在算不上多么壮阔和宏大。
《敦刻尔克》剧照
因为还没看过其他普通制式的《敦刻尔克》,无从评判70毫米IMAX胶片究竟能高级到哪去。但我想拉出3D/4K/120帧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来稍作对比。李安这部技术突破性的“小片”,我是在北京观影条件最好的博纳悠唐看的,当时感觉120帧带来一种意外的负面效果——超高清到放大了角色的一切表情细节,让人觉得再是出色的演员,被放大到毫无距离的尺度之下,演技就不再能让人信服。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
而全片四分之三时间都以IMAX全画幅呈现的《敦刻尔克》70毫米胶片,在保证了让观众身临其境基础上,并不会放大演员的毛细血孔,加上战争戏的油污和伤口化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其中一大堆并不出名的年轻演员演技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尽可能把表演课上学到的惊恐和绝望情绪表达出来,或许就能过挑剔技术狂诺兰的法眼吧。不过即便如此,在全片唯一称得上大场面的轰炸码头堤坝一场戏中,还有一个群众演员心不在焉笑场了,不知诺兰是如何容忍这一幕的存在,甚至把它剪进了预告片里。
《敦刻尔克》预告片
我从来不是诺兰粉,总觉得他对烧脑故事的追求和对传统手艺的执念,掩盖和耽误了常常会悄然隐藏于剧情之后的艺术灵感,在他所有结构严谨、叙事完美的作品中,看不到跳脱的飞扬瞬间。当然,能把讲故事的技巧玩到极致,当代导演中也确仅他一个。《敦刻尔克》从一开始,诺兰就以追求“个人史诗”的强烈意愿,去寻找、记录、编剧并拍下沙滩上、大海里和空战中的一个个关于“求生和自救”故事,避开了自己不擅长或不愿碰的历史思辨。
终剪权在握的金字塔顶端导演光环,加上任性的个人表达倾向,让《敦刻尔克》具备了一定实验电影的成色。剧情片必备的故事背景交待以及主要角色前史,在这里被完全抛弃,打一开始就让沙滩上、汪洋里和空战中的他们,置身左右为难甚至性命堪忧的不安处境。
《敦刻尔克》剧照
这种将时间高度凝结、将人物彻底提纯的手法,常见于可能会非常闷非常慢的带艺术探索性质的“人物局部传记”,譬如索科洛夫关于希特勒的《莫洛赫》、阿尔伯特·塞拉的《路易十六之死》,以及诺兰自称部分灵感来源的布列松作品《扒手》、《穆谢特》。只要再极端化一些,把打不开机舱盖飞行员或受困于涨潮后破船中的士兵们的故事,放大延长数倍,就将成为2010年那部只有棺材里一个场景的西班牙神片《活埋》。
《活埋》剧照
可另一方面,得益于诺兰对诸如《党同伐异》、《日出》等经典默片处理悬念技巧的学习和运用,将《敦刻尔克》里的艺术实验性控制在精彩讲故事的轨道上,没让诺兰从烧脑剧情的极端,突然摇摆到抽象艺术的另一个极端。沙滩、海面和空中的角色辨识度非常清晰,即便遗忘了诺兰在影片开头关于时段单位的重要提示,“沙滩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观众也应该不至于被错落的平行剪辑搞晕吧。
诺兰(左),汉斯·季默(右)
或许诺兰太想以汉斯·季默的极简序列音乐去组建故事,至少对我而言,剪辑虽然不乱但稍有些烦,像是国内热门的真人秀节目,为制造悬念,而总要在关键情节点上跳到另一个时空的叙事,甚至还要反复四五次,才让观众等来已经失去畅快感的结果。
跳到主旋律基调的收尾,与前面大半部分的情绪和节奏都稍显不搭。但我们也大可替诺兰圆场,前面都不交待背景起因和人物前史,而直接让观众在IMAX视听效果下跟着角色一道憋屈受困了,何不在丘吉尔强调必胜信念的精彩排比句中,让我们长舒一口气呢?
(来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