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在中國不要隨便問候對方母親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參考消息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20日發表該報前駐北京記者鮑勃·戴維斯的文章《該不該問?一位久居中國的外國人給出的禮節指南》。文章稱,中國人常常會對你的體重、年齡和管教孩子的方式發表一番看法,試圖搞清哪些行為會冒犯中國人同樣是難題。文章摘要如下:

在中國生活期間,我已經習慣被人問一些在美國人看來粗魯或者至少是不合時宜的問題。

一位貧窮的農民在他的小屋外問我:“你掙多少錢?他和他的妻子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在那間屋子裏。還沒等我開口,我的中國助理就說:“比你掙得多多了。打聽薪水和家底在中國並不是禁忌。

中國人常常會對你的體重、年齡和管教孩子的方式發表一番看法。你會慢慢習慣,但有些話還是挺雷人的。2012年,在重慶附近,一位飽經風霜的農民一邊吃著花生,一邊問我的年齡。我告訴他我61歲了,他哈哈大笑,說:“我80歲了,看上去比你強多了。

這麼說,這個體重大約100磅(約合90斤)、牙齒快掉光的傢伙認為他看上去比我強?我決定下次說自己90歲,看看會怎樣。

我一遍遍聽到的問題是:“你怎麼還沒退休?人們這麼問時,幾乎是帶著指責的語氣。

我花了一段時間才搞清楚狀況。在中國,男人一般60歲退休,女人55歲退休。退休以後,很少有中國人認為自己有必要把頭發染得烏黑。當你的主要工作就是照看孫子孫女時,誰還會設法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呢?灰白的頭髮是退休的標誌。

再看看我:頭髮花白,年過60歲。我來自美國,這意味著我一定是有錢人。但我顯然還在工作。到底是哪兒不對勁呢?我通常會說:“我喜歡我的工作,所以我就繼續做了。聽到這句話就沒有多少人接茬了。我猜問問題的人正在琢磨這句話,要麼就是覺得我可憐。

試圖搞清哪些行為會冒犯中國人同樣是難題。一種鐵定會得罪人的做法是:在被招待一頓大餐後,你說自己還是覺得餓。中國人為他們給你做的飯菜的數量和品質而自豪。但上面那種粗魯的話只是純粹的假設,因為任何主人都會沒完沒了地上菜。那麼與吃飯有關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堅定而有禮貌地表示,你是真的真的吃飽了,多一口都吃不下了。

其他的冒犯更為微妙。感覺敏銳的本報北京分社新聞助理奧利維婭·耿(音)曾經為我和她朋友的母親安排了一次午飯。當我問奧利維婭她能否問一下那位婦女的丈夫是做什麼的,奧利維婭面露難色。她不能去問這個問題。她解釋說,如果那位婦女的丈夫的工作不夠重要,那他們家就會覺得沒面子。

我讓奧利維婭列舉一些中國人覺得無禮、但西方人覺得無妨的問題。以下是她的清單:

1.詢問女性所穿服裝的品牌。為什麼?因為這個問題涉及中國巨大的貧富差距。中國人可能會認為這是想搞清楚他們到底掙多少錢、而不是相信他們口頭上說自己掙多少錢。奧利維婭解釋說:“他們或許會認為,你覺得他們在賺錢方面沒那麼走運。

2.詢問孕婦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奧利維婭說,考慮到多數家庭都想要男性繼承人,這個問題肯定會令人心煩。奧利維婭說,如果那名女性知道她懷的是女孩,那她的公婆或者父母、甚至雙方老人都很可能會失望,“因此那個問題可能會讓她不開心。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已有些鬆動,但是中國父母仍然普遍傾向於生一個孩子,理由通常是養孩子的成本太高。多數女性不會為了實現一兒一女的組合而嘗試懷二胎。

3.詢問對方母親的情況。奧利維婭說這第三個例子是個玩笑,但它當然也能反映風俗。這有些難登大雅之堂,因此我必須用拐彎抹角的方式來探討它。而中國人說的最難聽的罵人話會指向對方的母親。奧利維婭的忠告是,在你用普通話問候中國人的母親時,一定要非常小心。如果把那個字發錯音,中國人可能會以為你在對他們的母親大不敬。沒什麼比那更難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