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健康水準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

APD NEWS

text

圖為上海市楊浦區平涼路街道居民在進行體重指數測試,報名參加健康減重活動(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衛生部部長陳竺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佈會上說,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衛生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群眾健康水準顯著提高,中國居民的健康水準已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

陳竺說,中國衛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醫療保障覆蓋人口逐步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人均期望壽命從2000年的71.4歲提高到2010年的74.8歲。

陳竺介紹,中國孕產婦死亡率逐年下降,從2002年的51.3/10萬下降到2011年的26.1/10萬。嬰兒死亡率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持續下降,嬰兒死亡率從2002年的29.2‰下降到2011年的12.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2002年的34.9‰下降到2011年的15.6‰,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他說,中國城鄉間衛生發展差距在逐步縮小。2003年中國城鄉居民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的比例分別為55%和21%,城鎮顯著高於農村;2011年這一比例分別增至89%和97%,農村反超城鎮。城鄉居民健康指標差距也在縮小,孕產婦死亡率城鄉之比由2002年的1:2.61縮小為2011年的1:1.05;嬰兒死亡率城鄉差距也從2002年的20.9個千分點下降到2011年8.9個千分點。

陳竺說,經過3年多的努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五項重點改革統籌推進,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2011年,城鄉居民參加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人數超過13億,覆蓋率達到95%以上,中國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網。

他還表示,中國個人衛生支出比重在下降,政府預算和社會衛生支出比重在提高。這一結構性變化說明中國衛生籌資結構趨向合理,居民負擔相對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