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管并进,让城市更安全、更聪明、更美好

澎湃新闻

text

住房、建设、管理都是城市工作的重头戏。“上海2035”规划提出,要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是上海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规划绘就了蓝图,城乡建设与管理就成为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基础环节。6月11日上午,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黄永平来到民生访谈直播间,为大家介绍了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新进展,涉及旧区改造与城市更新、居民老旧住房修缮、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市容市貌提升、苏州河两岸贯通重大工程等方方面面。既讲到了城市骨架尺度的大工程,也有历史建筑立面这样的小尺度;既提到了新基建、城市智能管理应用场景这样的新鲜事,也提到了“拎马桶”改造、老旧燃气立管改造这样的老场景。总而言之,贯穿全部工作的一条主线就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努力提升居住条件,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让城市变得更加安全、更加聪明、更加美好,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改善“住”:多层次提升居住品质

“住”是民生焦点。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城市,既有陆家嘴高楼林立的光鲜亮丽,也还有不少生活条件较差的“老小旧远”片区。住房工作既要拉长板,通过规范市场运行,促进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供给更多更好的住宅产品;也要兜底线,通过旧区改造、老旧住房改造、农村偏远地区集中居住等工作,改善居住条件困难居民的居住条件。

访谈中提到的兜底线、补短板方面的工作令人印象深刻。黄永平主任提到,上海从1992年开始大规模推进旧区改造,至今完成了150万户以上,但是到2019年底还有二级旧里以下的成片房屋9万户、近186万平米。这个规模相当于国际上通常认为的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对于这些居民而言,居住条件的改善就是最大的民生。目前剩下的这些任务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面临成本上升、资金平衡难等问题,需要4、5千亿的巨大资金规模。上海通过创新工作理念,坚持“留改拆”的次序,努力做到延续历史文脉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之间的平衡,采用市区联手土地储备、政企合作等创新办法加快推进。

难能可贵的是,在疫情冲击的下,通过网上等不见面方式征询意见,推进的速度没有受影响,今年的规模预计将超过2.8万户、55万平米。除此以外,旧房改造今年要完成1000万平米,根据市民意愿综合解决厨卫、马桶、加装电梯等民生问题,进一步升级政策力度,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融入建筑和环境设计,开展微更新,提升综合品质。针对年年出现的“拎马桶”问题,已经看到了彻底解决的曙光。在农村将继续推进集中居住工作,今年将完成1.28万户,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这些工作,将更好兜住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的底线,体现出“人文之城”的温度,体现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

二、优化“建”:新旧基建、大小工程融合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生命体属性愈加显著,作为2500万人口规模的超大城市,上海的城乡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类基础设施为千万人的高效工作与美好生活提供硬件支撑和功能依托,各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持续塑造着空间的面貌、城市的性格;各项建设活动涉及天空、地面、地下,包含点、线、面、网等各种形态,贯穿项目审批、管理、施工、养护的全生命周期。从理论视角看,城市如同其他生命物种一样,始终处于发展进化之中,而观察城市进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能力,从传统基础设施到新基建,从传统管理模式到“一网统管”,可以预期未来的城市将面临“突变”机遇。

新基建将为未来城市构筑数字化、智能化底座。最近上海发布了《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上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此次访谈中提到,结合架空线落地、综合杆整治,将建设3万根综合杆,为城市道路上各类设施设备建设统一的“家”,5G基站可以“拎包入住”,为加速5G加速覆盖提供便利。这项工作将提高城市运行安全,减少倒伏掉落风险,同时还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避免反复掘路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使未来智能城市的千万级规模的神经元感知网络与环境品质更加和谐。

访谈中还提到了不少惠及市民的重大工程,今年预计投资将超过1570亿元。如,年底将实现中心城区苏州河两岸42公里公共空间基本贯通,营造亲水岸线,打造“生活秀带”;将更加聚焦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项目,包括学校、医院、博物馆、图书馆等等。同时,一些补短板、保安全、增颜值的小尺度工程也在不断推进。例如,将用3年时间改造30万户老旧燃气立管排除风险;通过空调外机、店招店牌、玻璃幕墙等整治,守护头顶上的安全;在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武康大厦风貌综合整治成功基础上,近期还将推动淮海大楼等多座历史建筑风貌恢复提升。

通过这些建设工程,将保障城市更加安全,功能更为完善,为上海加速迈入智能、生态的未来提供有力支撑。

三、聪明“管”:用智能化手段为城市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生活中大家都有体会,小区的物业好不好,往往对小区的价值有重大影响。依此类比,城市运行管理就好比城市级的“大物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价值。在未来的智能化时代,响应的速度、治理敏捷度将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维度,而依靠传统的人力投入难以满足新的要求。为此,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此次访谈中提到,过去两年对上海的网格化进行了升级,接入了1490多万个城市部件,包括电线杆、窨井盖、垃圾桶、公共厕所、邮筒等等。如果说城市一部超大型机器,这些部件就是一个个零件,用“工业互联网”的模式将这些零部件紧密联系起来,就为城市更加安全、运转更加高效构建了基础。

基于这套网格化平台体系,访谈中提到的几个智能化管理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是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监管,在静安区通过物联网布设传感器,能够24小时在线监测房屋的震动频率,一旦超过一定阈值就启动现场核查和后续管理程序。另外一个场景是玻璃幕墙的安全监管,上海有12888栋建筑安装了玻璃幕墙,大概率是世界之最,用人工巡查的办法根本管不过来。而上海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开发了算法模式,这个算法会将各类参数进行综合监测运算,实时推送近期需要关注防护的楼宇,准确率接近90%,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疫情期间,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在疫情防控、社区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期待这套城市级的物联网体系不断挖掘新的应用场景,提升响应敏捷度,为市民的美好生活持续赋能。

总体而言,通过改善住、优化建、聪明管等工作,既增强了城市的韧性,也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既为老百姓提供生活的便利,也在潜移默化塑造着城市的品格。无论是新基建是旧片区,无论是大工程还是小细节,渗透的核心精神都是“创新”二字,通过创新工作理念与方法啃硬骨头,通过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辟新路径。相信通过更好的建设、更好的管理,上海将会在新一轮城市进化的历史进程中传承延续老上海的历史神韵,体现新上海的发展进步,开拓未来城市的想象空间,不断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作者: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中浦院牛津大学联合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 焦永利)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