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银翼杀手2049》与《全球风暴》两部好莱坞巨制同天上映,然而四天过去,后者目前已经取得了2.35亿的票房,这一成绩甚至远超北美地区,而被媒体连篇累牍报道的《银翼杀手2049》,目前票房仅仅刚过五千万,在排片每日走低的情况下,国内票房能否过亿似乎都已经成为了问题。
《银翼杀手2049》排片占比逐日下滑
最近几年,似乎只有《银翼杀手2049》,能够让人清晰的看到影迷群体和普通观众的巨大区隔。在该片上映之前,就已经由于国内院线大量的3D排片,让原本更希望看到2D版本的影迷相当不满,不少电影领域的媒体及意见领袖都纷纷发声,从那时开始就已经能看出这部科幻续作在广大影迷心中的地位。
而在电影上映之后不到两天,在购票平台猫眼上,有近三万人给这部电影打出了 6.9的低分,这个分数甚至比年度“烂片”《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还要低了0.5。不论是国内的豆瓣,还是国外的IMDb两大影迷集中的影评网站,《银翼杀手2049》的评分却都到达了8.5分,一时间不少影评人和电影媒体,都纷纷怀念起冯小刚导演曾经的观点:这届观众不行。
猫眼电影与豆瓣评分两极分化
比起评分只不过是动动手指,需要真金白银贡献的票房则更能说明问题,尽管索尼哥伦比亚公司在宣传上已经尽量淡化了这部电影的哲学思辨,对于赛博朋克的科幻风格更是甚少提及,但显然海报上出现的“复制人大军蓄势来袭,人类存亡危在旦夕”根本不足以吸引普通观众,而超过160分钟的电影时长,也都在挑战如今习惯了好莱坞快节奏叙事和热闹场面的电影观众。
电影不卖座也成为了“银翼杀手”系列的传统,即使是如今被科幻迷和影迷奉为经典之作的《银翼杀手》,在35年前登陆北美院线,也仅仅收获了不到2800万美元票房,远逊于同年推出的老版《星际迷航2:可汗之怒》的7890万,更是连当年的票房冠军《E.T.外星人》3.5亿票房的零头都不如。时隔35年后《银翼杀手2049》面临的情况依旧没有好转,对于这部超过1.5亿美元投资的大作而言,目前北美上映近一个月票房仍未过亿,作为不少好莱坞大片救命稻草的中国市场,这一次基本上也无法挽救《银翼杀手2049》亏本的命运。
“看不懂”、“全程催眠”几乎成为了大多数打低分观众对《银翼杀手2049》的主要评价,类似的评价也出现在了该片导演维拉纽瓦年初上映的另一部作品《降临》上,就连一向被国内观众青睐有佳的诺兰,之前推出的新作《敦刻尔克》也收获了不少相似的差评,相应的这两部作品在国内的票房成绩也相当一般,前者刚刚过亿,后者3.4亿的票房在诺兰国内上映作品里也并不出众。
尽管题材上各有不同,但这三部影片最大的共性便是都挑战着观众传统的观影习惯。无论是《降临》用语言的外壳来包裹一个宿命轮回的故事,还是《敦刻尔克》用传统默片和悬疑惊悚的形式来呈现战争题材,都在原有类型上做出了一定的创新,这些反类型和反叙事的做法也对习惯了好莱坞大片套路的观众提出了挑战。
具体到《银翼杀手2049》更是如此,该片的前作在当年的口碑甚至更差,缓慢的叙事节奏和阴郁黑暗的色调,加上简单的故事和过于超前的背景设定,不论是当年还是现在看不懂的人依旧不在少数。就如同程耳导演在《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设计的台词:“这是一部艺术片,是艺术,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沉淀和汗牛充栋的文本解读之后,如今这部电影的成为了影史经典,也是众多赛博朋克作品的灵感来源。
相对于后来已经越发注重平衡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雷德利·斯科特,作为续作《银翼杀手2049》导演的丹尼斯·维伦纽瓦则更在乎电影中的个人表达,他的电影往往擅长氛围的营造,同时更多以节奏沉稳的影像去推动电影叙事,对于习惯了快速剪辑和大量台词推进故事发展的观众来说,维伦纽瓦的电影并不抓人。尤其是在这部160多分钟的电影里,光是末世废土氛围的营造便消耗了不少时间,尽管主线故事带有悬疑侦探的色彩,但导演的良苦用心并非在设计这个悬疑故事之上,他想要表达和传递的内容远超过了事件本身。
对于科幻迷和核心影迷以及这个系列的粉丝,就目前的评论来说这部电影应该到达了他们的预期,过去雷德利·斯科特在电影中的哲学思辨和前卫探索,维拉纽瓦继承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让整部电影在哲学层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整部电影的摄影和配乐也都会让热爱电影的人感受到难得的视听享受。至于如今惨淡的票房,或许对于这样一部终将战胜时间的杰作而言,曲高和寡正是它的宿命。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