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进口第一展主办方:展会应为城市个性代言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 周玲娜】日前,2015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圆满落幕。据主办方统计,意向总成交额达11.79亿。会后,义乌市商务局局长王碧荣接受亚太日报专访,讲述了全国进口第一展背后的故事,称成功的展会应为城市个性代言,并详解了义乌打造全球进口消费品市场桥头堡的大力度政策利好,如1美元6分的资金补贴。

义乌市商务局局长王碧荣接受亚太日报专访

以下为访谈全文:

亚太日报:自2012年,义乌已连续举办三届进口商品展,升级更名后的博览会与前三届有何不同?

王碧荣:前三届规模较小,只有200-400个展位。当时发展进口贸易的大环境尚不成熟,当时办展只是在做一些尝试。现在义乌大力发展进口贸易有三大背景。一是政策背景。以前外贸政策是"奖出限进",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政府开始支持进口贸易。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今年4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再次提出要降低进口关税,发展进口贸易。二是市场背景。近年来,国内中产阶级迅速崛起,对海外优质产品的需求急剧攀升,市场空间很大,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去年中国人去海外访问达1亿人次,在海外购物达1万亿人民币。这是一片新蓝海。第三是义乌市场转型的背景。眼下,培育进口市场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共同成为义乌推动市场转型发展的三大战略。其中,发展进口贸易是推动市场转型升级、打造市场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在上述背景下,义乌举办了今年的大型进口商品展,并更名为"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在规模、规格和影响力方面都有大幅提升。我们致力于将博览会打造为目前中国进口日用消费品展会的第一品牌。

亚太日报:据了解,参展企业从前三届的几百家到今年的1500家,义乌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这么多参展商?

王碧荣:首先是全球理念,前三届的参展企业大都是在义乌本土从事外贸的企业。今年,我们大大拓宽了视野。年初,我们派出30多个小组访问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参展商。

其次是商业化操作。和韩国三星集团、日本兼松株式会社等30多家机构建立了代理招展关系,利用他们的成熟网络开展商业化招展,取得了超预期成效。

同时,此次展会的全球展商都可享受极优惠的食宿和展位补贴。

亚太日报:此次展会提供给其它城市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王碧荣:展会要和城市的特性相吻合。城市生产什么东西,或卖什么东西,就办什么展。比如,义乌要举办石油或铁矿石展肯定不成功,这就是义乌的个性。义乌三十年来卖的都是小商品,也即日用消费品,所以我们这次展会的定位就是展览国外中小企业生产的二三线日用消费品。

亚太日报:目前义乌市商务局对进口贸易有什么样的扶持政策?

王碧荣:今年2月,义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进口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局又配套出台了《2015年促进进口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我们重点对11个环节进行扶持,如进口、仓储、国外总代理、总经销等。其中,力度最大的是进口货值补贴。对在义乌登记,并在清关进口日用消费品的企业,义乌按进口额给予1美元0.06元的补贴,这在全中国力度是最高的。

此外,5月27日义乌市专门出台了《义乌市十万进口贸易人才培训实施方案》,计划由市促进进口专项资金保障,大规模开展进口贸易人才培训。争取通过3年时间,完成10万人次的进口贸易人才培训。目的就在于通过进口贸易人才培训,使相关人士了解进口,懂得进口难点和重点,了解具体操作流程,造就一大批管理型、实用型的进口贸易人才。

亚太日报:能否简述下此方案的培训对象和内容?

王碧荣:进口贸易人才培训将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全市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聘用人员、相关国企工作人员,全市进出口贸易主体、对外贸易服务企业、相关物流企业、各大市场经营户、专业街商户、行业协会负责人,外商、台商、侨商,工业企业管理人员,电商企业负责人,全市进口贸易创客等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进口贸易理念普及培训、流通领域进口贸易操作实务培训、工业企业进口贸易操作实务培训、跨境进口电子商务培训、进口贸易相关论坛沙龙和进口贸易创客培训等。

亚太日报:目前政策执行效果如何,预计会实现怎样的目标?

王碧荣:目前看执行效果还不错,已有很多外贸企业表达了落户义乌的意愿。按照计划,今年进口商品销售额将达到100亿,2017年达到400亿,2020年达到1000亿人民币。我们希望通过市场转型升级,吸引更多商户从事进口贸易,短期内形成快速发展态势。比如,目前只有1000个经营户从事进口贸易,我们希望能有3-5万经营户从事进口贸易。

亚太日报:受访的进口参展商对本报记者表示,义乌与上海、宁波等地相比,进口贸易通关效率方面并没有优势。义乌在促进进口通关便利化方面会有何举措?

王碧荣:在出口方面,义乌目前实行与新创立的市场采购贸易相适应的新的海关、国检等监管办法,通关效率很高。但在进口的人才配置、机构配置、基础设施配置上仍有不足。以进口食品为例,检验检疫需要提供较多合格证书,但义乌检验检疫局目前还缺少相应的检测实验室,产品只能送到杭州、宁波或上海。这意味着进口商需付出较高的时间成本,从而导致产品竞争力有所下降。

义乌市政府看到了这些短板,将用几年时间,实现关、检、税、外管多部门联动,创造不逊于上海、宁波等大港口的便利化进口通关环境,营造进口贸易的良好生态圈。

亚太日报:与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相比,义乌的进口贸易在哪些方面有优势?

王碧荣:当前进口贸易较好的城市有上海、广州、深圳等,他们都有大港口,历史悠久,形成了较好的进口贸易环境和生态链,但主要销售铁矿石、石油等生产资料性商品。义乌的优势在于主要从事日用消费品,以前卖"中国制造",优势就是小商品,现在卖"全球制造",优势仍然是小商品。义乌有30年的经验,小商品一定是义乌卖的最好。

亚太日报:据了解,此次展会采取B2B+B2C的模式,这种模式有什么好处?

王碧荣: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给展商带来的不是即时利润,而是落地生根的平台,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并由此建立供货商和经销商之前长期合作和经销关系,所以要发展B2B模式。

另一方面,没有看见商品,就不会产生需求,只有看见商品才能培养消费习惯。展会要兼顾专业采购商和一般消费者,完全没有现场购买,展会会缺少人气,冷冷清清,所以B2C模式也必不可少。

亚太日报:除了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很多企业更看重城市自身的环境,义乌在进口贸易方面的营商环境怎样?

王碧荣:义乌有全球最大的商业平台,义乌市场总面积570万平方米,有7.5万个商位,20万经销商,汇聚了16个大类、210万种商品。义乌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超市",实现"买全球货,卖全球货"。三十多年来,义乌人孜孜以求,打造了全国最强大的内销网络,这是中国任何其他城市都不具备的。

其次,义乌还有覆盖全球的物流网。全市有2500家物流企业,全球前20大知名船运公司18家在义乌设有办事处。国内物流可直达1400个县级市和90%以上地级市,国外可直达219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无远弗届。

同时,义乌大约有1.5万常驻境外客商,5000余家境外企业办事处,义乌市政府为境外客商、境外机构建立了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外商可一站式办理相关手续。

可见,义乌不仅为发展进口贸易量身定制了政策礼包,还营造了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