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回報祖國理所應當——記巴西僑領尹相叢

text

新華社裏約熱內盧5月25日電通訊:回報祖國理所應當——記巴西僑領尹相叢

新華社記者陳威華

趙焱

巴西僑領尹相叢收藏著很多榮譽證書,從各種重要會議的參會證書到許多官方機構授予的榮譽頭啣,林林總總。但是他最珍惜的,還是參與慈善事業得到的各種證明。他總覺得:一個人在商業領域有了一點成就,如果不能幫助更多的人,那麼賺錢就失去了意義。

(小標題)創業兩階段

尹相叢是浙江青田人,出生於1967年。他在家鄉楠溪江水域做了幾年船老大後,1992年背井離鄉,來到裏約熱內盧投親,渴望在位於瓜納巴拉灣的這座異國都市闖蕩出一番事業。

與眾多白手起家的僑領一樣,尹相叢在創業之初過了一段相當艱辛的生活。他向親友們取經,從“提包”開始做起。每天一早,他用蛇皮塑膠袋裝上一批日用百貨,四處尋找商機,掙點價差。同時,他將個人需求降到最低,能省則省。如此日積月累,終於完成了創業之初的積累。

很快,機遇就來到了他的面前。

1994年,巴西發行新貨幣並實行“雷亞爾計劃”,通貨膨脹率大幅降低,經濟進入穩定發展時期,民眾的荷包逐漸飽滿起來,內需得到極大提振。與此同時,在萬里之外的祖國,市場經濟開始蓬勃發展,小商品質優價廉。

尹相叢敏感地捕捉到“中國製造”帶來的巨大商機,開始嘗試進出口生意。很快,第一個貨櫃順利運抵巴西並銷售一空,尹相叢從“提包”小商販成功轉型為公司老闆。

從那時起,尹相叢走上了成批進口中國商品的貿易坦途。他與弟弟尹霄敏共同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由他直接進口的中國日用品源源不斷地抵達裏約熱內盧並銷向巴西各地,打入巴西眾多的商場。

今年3月,尹相叢的事業再上一層樓。他與親友們合辦的“中國商貿城”在裏約熱內盧近郊卡希亞斯公爵城正式開業。商貿城佔地1萬多平方米,毗鄰里約國際機場,經營範圍包括日用百貨、電子產品、文具玩具、箱包飾品等上萬個品種,成為華人在裏約熱內盧創辦的首家大型商貿城,巴西《環球報》以及其他新聞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報道。

回首十多年創業歷程,尹相叢感慨道:“我的事業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提包’,那是一段艱苦、刻苦、辛苦創業的過程。第二階段是適合市場,‘苦’不夠了,需要一個“智”字,就是要動腦筋找準巴西民眾的需求。裏約華僑群體的成功,都和我一樣,陸續地從第一階段上升到第二階段,從‘提包’到從事國際貿易。”

(小標題)奉獻兩領域

尹相叢為人溫文爾雅,坦誠熱情,在巴西僑界讚譽頗多。

隨著個人事業逐漸攀向高峰,尹相叢投身公益,成為裏約熱內盧華僑社團的骨幹成員。他親歷親為,貢獻良多。中國四川汶川、青海玉樹發生地震時,他向災區做了大手筆的捐贈;中國南方發生雪災時,他也慷慨解囊,奉獻愛心。他曾經捐建了雲南山區的一所診所。去年,他又出資贊助安徽省貧困地區修建一所學校。

幾年前,裏約發生特大水災,造成數百人死亡,上萬人無家可歸。尹相叢與裏約僑界一起緊急募集了一大筆資金,購買了許多基本生活用品,租了一輛大卡車跋涉數十公里,將救災物品送到災民手裏,得到當地政府和民眾的歡迎和讚揚。他每年都會前往裏約郊區的一所孤兒院,為孤兒們送去溫暖。

面對來自各方的讚譽,尹相叢十分低調地表示:“我們作為海外僑胞,在海外取得個人事業上的發展,回報祖國,回饋社區,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再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每人都要力所能及地進行奉獻。”

2010年底,尹相叢當選為巴西華人文化交流協會主席,在經商和做慈善之餘,開始從事中巴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在他的率領下,巴西華人文化交流協會連續多年協助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中國僑聯在裏約熱內盧舉辦“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以及“親情中華”藝術團慰問演出。尹相叢本人更是帶頭出力出資,使得每次活動都取得了圓滿成功。他的業績受到國內有關部門的肯定,多次受邀回國參加國慶招待會並列席兩會。

今年是中國和巴西建交40週年紀念,金磚國家領導人也將於7月齊聚巴西共商發展大計。在這個重要的年份,尹相叢和他的巴西華人文化交流協會正在商討以何種方式進行慶祝。

“我們初步的想法是舉行一個大型圖片展,通過中巴建交40週年的一個個精彩瞬間,描繪中巴友誼發展的光輝道路。中巴儘管相聚遙遠,但是兩國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我們作為旅居巴西的華人,衷心盼望兩國在建交40週年的新起點上攜手合作、友誼長存,”尹相叢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