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带着孩子在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爬山踏青。 李佩珊 摄
(抗击新冠肺炎)贺兰山间春风起 游客理性踏青游
中新网银川3月16日电 题:贺兰山间春风起 游客理性踏青游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在家度过了一个漫长而又特殊的寒假,今天终于可以在室外‘撒欢’了。贺兰山,我们来了!”3月16日,天津医科大学大三就读的宁夏银川籍姑娘田亚楠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条动态。当天,她与三个同学戴着口罩在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启了今年的“踏青之旅”。
游客在景区商铺购买食品。 李佩珊 摄
穆穆清风至。在万物复苏的春天,许多人都选择踏青游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而今年不同于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地的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均处于关闭状态,中国百姓也纷纷响应号召“宅家”安全防疫。
随着抗“疫”的不断加强,多省份确诊病例逐步“清零”,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降低,超过20个省份下调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宁夏于2月28日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
游客在景区大巴车内单排单人就坐。 李佩珊 摄
虽不能立马“摘口罩”,但也有专家指出,做好防疫防控的前提下,可以开放露天景区,市民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可在室外适当活动。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便是是中国首批复工开园的旅游景区之一,该景区于3月3日正式开园。
“这两周入园人数超过了1万人,但我们将疫情期间的每日最大接待量控制在了3000人,瞬时最大接待量控制在500人。15日接待人数是2436人,人数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据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限公司营销经理苏静怡介绍,与以往不同,疫情期间景区内设置了四处限流点,分别在停车场、游客登记处、入园信息核验与温度检测处及售票处进行检查,全程避免工作人员与游客的交叉接触。“根据游客手机定位的十四天行程轨迹查询,已有百分之三左右的陕西、四川、内蒙古、甘肃等周围省份游客来宁踏青。”
游客在景区内拍照留念。 李佩珊 摄
记者当天在景区内碰到了几位来自四川的游客。“我们长期在宁夏做生意,今年春节本来打算回老家过年,由于疫情选择留在了宁夏。”四川游客胡先生告诉记者,“今天是第一次出行,景区入园检查非常细致,大巴车也是一人一座,我们自身的防护也很到位,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
记者注意到,许多宅家多日的市民们纷纷表示对大自然的向往。“景区防疫做得很到位,顾虑减少许多,下周我打算带着孩子去黄河沿线游玩。”银川市民张亮说。
游客在景区内拍照留念。 李佩珊 摄
目前,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安徽黄山景区等多省份室外景区已恢复开放。同时,宁夏文旅厅3月16日发布通告表示,针对疫情低风险地区,宁夏将全面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全面恢复秩序,全区A级室外旅游景区将恢复向社会开放,科学管控景区游客流量,加强游客防疫引导,落实实名登记、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措施。
事实上,交通、旅游、商业等行业的恢复,大多是以餐饮业的恢复为前提,因此餐饮业常态化运营,是日常生活逐步恢复的显著标志之一。
在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青松岭景区的餐饮开放点,记者看到许多游客选择购买熟食、零食等食品充饥。“这几天就准备恢复米饭、炒菜、面食等餐食的供应,虽然最近日营业额只有300元(人民币)左右,但相信马上就会好起来的。”负责人武松告诉记者,目前他在与景区协商,将租期内受疫情影响的两个月进行延期。
景区内张贴了许多防疫宣传标语,游客带着口罩游玩。 李佩珊 摄
针对旅游业目前的“淡季担忧”,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劲松表示,疫情终究会过去,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会消失,甚至有可能在疫情后会更多释放出来。
因此,据宁夏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宁夏将在疫情过后快速推进入境旅游市场的复苏,引导东南亚、东亚国家的旅行商来宁考察,实施“体验宁夏之旅”,针对台湾香港等重点客源市场,做好组合式营销工作,加强与西安等地的旅游联动,开发宁夏入境游连线产品。同时,在境外设立“宁夏之窗”海外营销中心,面向国际市场,推出“旅游+非遗”等特色线路。“疫情期间,宁夏文旅人没有闲着,我们在寻找更精准的全域旅游切点,打造更多精品项目,尽快在疫情结束后恢复和发展宁夏特色旅游产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