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300名无症状感染者病毒培养结果全为阴性,说明没有传染性

长江日报

text

为使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更精准,对无症状感染者管理更科学,让全国人民和武汉人民更放心,武汉市对5月14日—6月1日集中核酸检测排查发现的300名无症状感染者,提取其痰液和咽拭子样本,经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病毒分离培养,300人份样本均未培养出“活病毒”。

专家认为,无症状感染者痰液及咽拭子样本中未培养出病毒,表明样本中的病毒含量极低,或者不存在具有致病性的“活病毒”。同时对300名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牙刷、口杯、口罩、毛巾等个人用品采集擦拭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00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1174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武汉市目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传染性。

专家解读>>>

300人体内病毒含量极低或为死病毒

6月8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我市对5月14日—6月1日集中核酸检测排查发现的300名无症状感染者,提取其痰液和咽拭子样本,经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病毒分离培养,300人份样本均未培养出“活病毒”。

不少市民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痰液和咽拭子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没有培养出“活病毒”说明了什么?这一结果准确吗?就此,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传染病专家张定宇。

张定宇说,病毒培养是鉴定病毒致病性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体外条件下,将病例样本与病毒易感细胞共培养,通过观察细胞状态以及对培养液中的病毒进行检测,可以知道病例样本中是否有“活病毒”。

武汉市之所以要对300名无症状感染者的痰液和咽拭子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就是为了掌握他们体内是否有“活病毒”、含量如何,从而了解他们的传染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他表示,尽管无症状感染者样本核酸检测阳性,但如果新冠病毒含量极低,或为死病毒,或为病毒的碎片,就培养不出“活病毒”。这意味着武汉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极低,甚至无传染性。

他说,300名无症状感染者的痰液和咽拭子样本全部送至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的科学性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