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林辞职了,直到递交辞职报告,同事们才惊奇地发现,他居然是一个文艺青年——追梦十五年,很多事难以言说;
年近四十岁,我也该提前不惑。
在这里,酸甜苦辣咸尝遍;
于未来,生旦净末丑再演。
多少次纠结彷徨,但今天,终究做下这个决定。
换种活法,换片天空。
也许不容易,相信更精彩。
江湖再见,后会有期!
诗化的辞职报告,背后并没有诗意,小林内心也不是有多么欢欣,毕竟离开往往意味着放弃、切断、分别。小林的家人更不淡定。爱人那天在“幸福一家人”家庭群里突然扔出一句,算是提前“剧透”:xxx辞职了。老家的父亲很快私信问他:怎么回事?单位里出什么事了?岳父岳母立即打来长途电话,反复盘问前因后果。
妈妈在小林身边照料两个孙女,她看到儿子起早带晚的忙,不知道儿子此起彼伏的累。
小林递交辞职报告回到家,赶紧给妈妈解释:公司效益越来越差,薪酬越拿越少,没有升职空间,再过几年,自己四十多了,前景可能更不理想。妈妈似乎秒懂:那你找熟悉的行当,先做做看吧。做得不行,重找一份工作再做。反正你还有两套房子,够生活了,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
人都是在适应或改变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人的速度显然要比年长者快一点。这些年,朋友圈里,隔三差五的有80后、90后晒出他们的“辞职报告”。我知道,他们一般都是屏蔽了50后、60后的父母。
前同事辞职创办小微企业四年,一直没敢让小城里的父母知道。他们坚定地认为:媒体多风光,再差也比一般公司强。哪怕1000多块一个月,也得好好呆着。有个地方交养老保险,踏实。现在每次父母来看她,她都严格按照上下班时间出门、回家,不让父母看出破绽,也是不让父母担心。她知道,不同年代的人,不在同一个频道,吃不到一起,聊不到一起,也很难想得到一起。
另一位朋友的“保密工作”,做得更是有声有色。父母都是省城土著,他们还是认为,人要有份正式工作,钱多钱少无所谓。而朋友有自己的想法,爱人工作很忙,孩子天天要接送、要陪伴,不能全依托老人,又不放心交给外人,可是哪个单位同意你天天迟到早退接送孩子呢?朋友很快想通了,抄上一份辞职报告,递给公司。
辞职后,先是和同学开了一爿小店,比上班更忙,还是照顾不了读小学的儿子,又决定把店关了,等一等再就业。妈妈很敏感,发现女儿近来接送孩子准点率很高,不像以前忽左忽右,追问什么回事,她随口编造一个谎言:“现在部门的领导蛮人性化的,允许我们送娃接娃,只要把手头事做好……”朋友的爸爸,会玩微信,喜欢关注家庭成员的微信运动,朋友有时窝在家里一边看电视剧,一边还拿着手机晃,直晃到4000多步才消停,感觉可以给老父亲一个“交代”了:女儿每天都在上下班。
父母们总以为自己最懂儿女,可是,在父母面前,儿女们往往刻意隐藏了多少秘密?
其实,一个人的真正成熟,是学会与父母的和解,因为我们终究会活成父母的样子。不过,换个维度看,一个人成熟而不衰老的标志,应当是学会与子女的“和解”。“和解”的前提,了解,理解。要和年轻人平等对话,就要尽量在思想上和他们同频共振。
即使难以同步成长,可以退一步想想,我们不都是年轻世界的过来人吗?我们当年对父母长辈有过哪些期待?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