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和 “血腥古董”貿易

text

IS成員毀壞尼姆伍德(Nimrud)文物。圖/EPA

【摘要】“伊斯蘭國”被專家認為是全球最富有的恐怖主義組織,然而他們的錢是怎麼來的呢?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發文稱,分析人士認為,伊斯蘭國的資金來源包括捐款、石油走私、綁架、販賣人口、敲詐勒索、搶劫、以及販賣文物等。僅通過銷售從大馬士革西部那布克地區搶來的文物,該組織據稱就獲利3600萬美元。文章內容如下:

宗教歷史學家凱倫·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這樣描述伊斯蘭國:一個“擁有清晰商業模型的新興恐怖主義組織”。這個極端伊斯蘭團體是全球最富有的恐怖主義組織 ,很多觀看過該組織發佈的詭異宣傳視頻的人可能注意到了畫面上有許多輛嶄新的四輪驅動越野車組成的車隊。

那麼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呢?分析人士認為,伊斯蘭國的資金來源包括捐款、石油走私(日走私金額高達164.5萬美元)、綁架(去年貢獻至少2000萬美元收入)、販賣人口、敲詐勒索、搶劫、以及販賣文物等等。販賣文物會帶來豐厚的收入,比如,僅僅通過銷售從大馬士革西部那布克地區(al-Nabuk)搶來的文物,該組織據稱就獲利3600萬美元。

伊斯蘭國的活動區域曾經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也是世界上考古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當位於尼姆伍德(Nimrud)、尼尼微(Nineveh)和哈特拉(Hatra)的古代遺址在遭到毀壞後,黑市上面隨即出現了一批文物,人們懷疑這些文物的出處正是上述遺址。伊斯蘭國或者進行所謂的“推土機考古”(使用他們手頭能得到的任何設備來發掘遺址,這種方式對文物極具破壞性),或者雇用當地人盜挖遺址或陵墓,然後徵收為伊斯蘭教法所許可的稅款,稅額依文物價值來定。沒人知道伊斯蘭國從地下挖出來了多少文物,這些被搶劫文物之後的下落也將很難查找。

IS成員砸毀蘇爾博物館內的古文物。 圖片/AFP

在伊斯蘭國發佈的視頻裡,該團夥分子在伊拉克摩蘇爾博物館(Mosul Museum)砸碎了古亞述雕像,他們聲稱這些雕像是“毫無價值的神像”。事實上,這些視頻都是在故意聳人聽聞。儘管伊斯蘭國可能已經破壞了那些具有重要意義而無法運走出售的紀念碑,有證據顯示,伊斯蘭國正在出售一些他們能搬動的文物。但是那些在博物館被砸毀的雕像只是石膏複製品而已。“所有那些被砸的文物都是贗品,”伊拉克國家文物局局長法茲葉·馬赫迪(Fawzye al-Mahdi)說。

“這些雕像不過是伊拉克當初修建地方博物館時,參照巴格達博物館文物真品複製的贗品,”倫敦大學考古研究所的馬克·阿爾塔維爾(Mark Altaweel)博士說。但是他接著說,摩蘇爾的大規模文物盜掘已有25年歷史,被盜文物在西方很有市場。

越小越好

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試圖尋找被偷藝術品的下落,來自阿姆斯特丹的阿提亞茲(Artiaz)公司就是其中一家。這家公司的亞瑟·布蘭德(Arthur Brand)把這類違法交易稱作“血腥古董”。儘管古董的運輸便利性不如血鑽,但卻更加值錢。

有大量報導稱,來自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古董正在歐洲黑市上流通。據報導,蘇格蘭場(倫敦大都會警察廳)正在進行中的四宗調查都和敘利亞古董有關。但是,在缺乏經濟支援的情況下,想要在全球範圍內取締贓物交易網絡是不可能的。

“文物走私者利用已經發展成熟的走私交易網絡

,這些路線通常經過土耳其和黎巴嫩,” 阿爾塔維爾博士說。

市場需求量大的文物包括古代楔形字版、圓筒圖章、陶罐、古錢幣、玻璃製品,尤其是很容易拆散並運輸的馬賽克鑲嵌工藝品。文物的體積越小,就越容易隱藏和運輸,也越值錢。

來自倫敦的文物追尋機構Art Recovery Group建議文物買家在交易前多做盡職調查。該機構發言人克里斯多夫·馬力尼祿(Christopher Marinello)說,市場中存在大量針對走私文物的價格投機活動。“文物的價格存在很大泡沫,”他說。“理論上,走私文物的價格僅為其應有真實價值的一小部分,但這完全取決於具體情況。在黑市裡,大件非法文物的售價可能只有它真正價值的10-15%,但是更容易運輸的小件文物要遠遠超過這個比例。”

伊斯蘭國並非第一個通過“血腥古董”獲利的恐怖主義組織。早在1974年,愛爾蘭共和軍就從位於威克洛(Wicklow)郡的一座建築內盜竊了包括維米爾(Vermeer)的油畫作品《寫信的夫人和她的女僕》在內的多幅著名畫作。這些畫作當時的市場價值高達1,200萬美元。

破壞與哄搶

在敘利亞和伊拉克被盜的文物中,只有寥寥無幾的文物才有可能重見天日。它們中的大部分最終會流落到歐洲和美洲的私人藏家手中 ,這兩個地區對前伊斯蘭時期文物的需求很旺盛。而其他文物則會流向日本和澳大利亞。即便被盜文物最終被成功找回,調查人員也需要會花上好幾年時間才能對相關案犯進行定罪。

上個月,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展示了被成功找回的大約60件文物,其中包括雕刻精美的亞述王薩爾貢二世(Sargon II)頭像,價值120萬美元。“追索寶藏行動”(該名字容易讓人想起好萊塢電影)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當時,執法部門得到情報,迪拜古董貿易商 哈桑·法茲裡(Hassan Fazeli)正在向美國運輸非法貨物。

薩爾貢二世頭像。 資料圖片。

土耳其被認定為上述文物的原產地。報關材料稱薩爾貢二世頭像的價值僅為6,500美元。其他走私文物包括價值57,000美元的埃及葬禮船。一些貨物被直接運送到紐約的大型博物館、美術館和畫廊。這個調查的特別之處在于,執法人員能起訴這些人洗錢,從而使得特工能順藤摸瓜找到和凍結存有這些贓款的銀行帳戶。

然而,這些被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找回的文物的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伊拉克戰爭時期。2003年,考慮到戰爭會對文物造成嚴重損壞,有考古學家、博物館館長和其他藝術界人士與五角大樓官員會晤,力圖說服軍方保護伊拉克境內的考古遺址。但是五角大樓卻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眾所周知美軍最後把巴比倫變成了被稱作為“哈裡伯頓的空中花園”, 在珍貴的考古遺址上搭建軍營。

五角大樓會晤也沒能成功阻止對巴格達國家博物館的哄搶。相反,美國軍方甚至還有意鼓勵這種行為,他們的邏輯是把這些文物放在其他地方會更加安全。正如美國文化資產理事會(American Council for Cultural Property)的愛思頓.郝金斯(Ashton Hawkings)所說:“在市場中的合法流通”是保護文物的最好方法。

這事實上就對哄搶者敞開了大門。有多達15,000餘件文物從博物館被偷,包括珠寶,瓷器,雕塑等等。其中最出名的要數有5,000年歷史的烏魯克祭祀瓶(Warka vase)(這件文物後來被找回時已經成了14塊殘片),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烏爾琴(Lyre of Ur)。同樣,這件樂器被找回時也已遭到嚴重損壞。

其餘成百上千件文物再也沒被找回。記載奧斯曼帝國五百年歷史的資料不見了蹤影,畢加索和米羅的很多作品也在火災中毀於一旦。有人估計,伊拉克文物盜竊造成的損失高達100億美元。

被哄搶的文物會在輾轉多人之手後才會最終出現在文物市場上,這個過程可能長達數十年時間。文物犯罪調查協會(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of Crimes against A)主席琳達·阿拉伯特森(Lynda Albertson)說,由於被盜文物往往會在多年以後才會出現在黑市上,因此很難定量估計伊斯蘭國通過文物黑市能賺取多少經濟收益。例如,柬埔寨吳哥窟的被盜文物在該國內戰結束40年之後才出現在拍賣會上。

願意買下這些來源不明文物的收藏家對世界文化遺產的破壞負有很大的責任。同時,這種購買行為也已成為一種高度危險的遊戲。土耳其和貝魯特著名文物走私者(可能正是他們偷運了薩爾貢二世的頭像)的行蹤日趨隱秘,他們對買家也極不信任。如果文物被查實是從伊斯蘭國手中獲得的,買家不僅會被公諸於世和蒙受經濟損失,還會面臨支持恐怖主義的刑事指控。這可以說是對文物非法交易最有力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