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專訪天津醫科大學斯留學生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 張廷婷)亞太日報採訪團於7月2日走進天津醫科大學國際醫學院,與8名來自斯里蘭卡的留學生代表們面對面交流,瞭解他們在中國的學習與生活。

校園生活是留學生活的主要部分。留學生代表們說,天津醫科大學國際醫學院就像第二個家,為他們提供非常好的學習條件與生活環境。教學上,不僅有設備一流的“類比醫院”專供留學生教學使用,還根據斯里蘭卡多發疾病,為斯里蘭卡留學生量身定制配套的教案教材。

生活中,學校為每個班級配備了生活老師負責留學生的日常生活,並專門設立了南亞餐廳,請斯里蘭卡廚師製作當地風味美食,在點滴中關懷留學生在華生活;異國獨立自主的生活同時也塑造了他們自律、守時、合作及團隊的精神,培養了良好的職業素養,這些對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有著重要作用,他們非常感謝學校給予他們的綜合培養。

在交流的過程中,最讓記者感動的,是斯里蘭卡留學生們對老師的稱呼。一直用英文與記者交流的學生們,唯獨在“老師”二字上,用的是中文發音。“老師”二字不僅是一種稱謂,更是飽含了他們對老師的信任與感恩。

費爾南多告訴記者,每當自己遇到困難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告訴老師,因為她知道,老師一定會出現在她身邊,幫助她。對於他們而言,老師不僅扮演著傳道授業的角色,更像家長一樣關心著他們,也像朋友一樣與他們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快樂。在私底下,他們都親切地稱呼自己的老師為“中國爸爸”、“中國媽媽”。這樣淳樸真摯的師生之情讓人甚為動容。

在異國求學往往需要克服文化上的“水土不服”。儘管來中國學習的時間只有短短2年,但塔尼婭·費爾南多卻說自己現在很好地接受了中國文化。

她說,中斯文化有許多相通之處,在中國並沒有感受到非常大的文化差異。中國人對斯里蘭卡文化與風俗的尊重讓她深受感動。她在這裡也結交了許多中國朋友。來到中國以後,她對中國文化愈發感興趣。學習中文一直是她的夢想,以前覺得中文很難,但現在來到中國,和中國朋友們用漢語交流,看中文的書籍,發現中文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這更激發了她學習中文,深入瞭解中國文化的興趣,上周她剛剛參加了漢語水準考試,感覺發揮不錯,這更加增強了她學習中國文化的信心。因此,她希望自己以後能成為中斯友誼的使者,向斯里蘭卡人傳播中國文化。

當得知亞太日報代表團剛剛從斯里蘭卡採訪歸來時,斯里蘭卡留學生們顯得尤為興奮,紛紛問起祖國的最新情況。留學生艾蘭卡·普拉加拉坦表示,非常感謝中國對斯里蘭卡的援助與建設。他特別提到了中方援建的可倫坡-加勒高速公路,那是他第一次在斯里蘭卡體驗高速公路,印象非常深刻。來到中國之後,中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帶給他非常大的震撼,他非常希望中斯能一直保持友好關係,中國能繼續投資斯里蘭卡,協助斯里蘭卡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普拉加拉坦也希望自己能做一名中斯友好的使者,將中國先進的醫學技術與創新療法引入斯里蘭卡,促進斯里蘭卡醫學領域的發展。他說,自己將好好學習,學成歸國,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座談結束後,留學生熱情邀請亞太日報記者參觀她們的宿舍,並一同用中文合唱《甜蜜蜜》,讚頌中斯甜蜜美好的友誼。留學生們表示,非常感謝亞太日報代表團的此次來訪,他們一定好好學習,報效祖國,成為中斯友誼的使者,促進中斯青年友好交流,推動兩國關係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