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迪,北京人,自由摄影师: 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樊迪还是一个小学生。当时,他对世事并不敏感,暑假禁足在家的时候,除了必须完成的暑假作业,观看电视台的教育频道,大部分时间还是靠游戏和动画片打发时间。17年后,当武汉疫情爆发,仿佛是童年的记忆在武汉重演,作为摄影师,他希望借助摄影的力量,记录当下现实中的反差与矛盾,不再为童年的懵懂感到遗憾。
Q: 日常喜欢在什么地方拍摄?
主要拍摄范围:自己住处方圆5公里内。业余时间我常去天安门、鼓楼等人口密集之地。疫情期间,我的拍摄注意力放在鼓楼与地坛周边,记录疫情画面之外,还会有一些年味的符号在内。日常除相机拍摄以外,我也会选择手机摄影,既方便又轻巧,遇到动人画面,驻足即可拍摄,故事无处不在。
【疫情下的年】
1月30日,北京地坛公园。
2月5日,北京地坛公园。
2月5日,北京地坛公园。
2月5日,北京地坛公园。
2月5日,北京地坛公园。
Q: 在疫情下什么样的瞬间或者主题最打动你?
A:通过影像还原最本真的日常生活百态。在过去人潮拥挤的地方,现如今罕见的,几乎都是空荡荡的景象。人们积极配合的态度和自觉防护的措施,为战胜疫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生命安全、强健的体魄、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时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除了日常起居生活外,人们也会选择在天气好的时候,带好口罩,外出锻炼和散步。茶余饭后,大家聊天的话题也更多的围绕的是疫情的发展。所有的努力都值得被记录、被赞美。人,很渺小。
Q:作为摄影师,疫情中最关注的是什么?
A:拍摄记录这场疫情,它突如其来,打乱了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对比日常我们工作所拍摄到社会事件、街拍、或者老百姓的生活,会产生一种鲜明的反差。记录这种反差、矛盾能反应一些问题和现实。
不管是新闻摄影、日常记录,甚至纪实摄影,其实都是带着问题,带着思考的角度去拍摄。
【疫情中的日常】
1月25日,外国游客游走在南锣鼓巷。
1月25日大年初一,一位老人走过鼓楼东大街。
1月28日,市民骑自行车经过北京中关村大街。
1月29日,安定门外,遛弯的行人。
1月29日,地坛公园门前路过的行人。
1月29日,和平里中街,银行外休息的路人。
Q:在2个多月的拍摄过程中,感受到城市和人们有什么样的转变么?
A:人与人之间的抵触感变得更明显,对病毒的恐惧让人对距离更加介意,由于高发期发生在春节期间,原本热闹、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不再。疫情期间,无论是宅在家里还是外出,人们都能自觉做好防护,积极配合各项检查,清扫消毒不放过每一个卫生死角。
Q: 随着疫情发展,这些形形色色的口罩之下隐藏着什么情绪呢?
A:起初我和绝大多数人的感受一样,在看到疫情新闻时,心中产生了恐慌与无奈。这或许是出于人对未知伤害产生的本能反映,考虑到自身与家人的安危就乖乖的带上口罩。形形色色的口罩之下,不乏隐藏着无奈、抗拒等诸多情绪,这也是作为摄影师的我最为关注的焦点。但随着疫情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渐适应戴口罩,一时间口罩仿佛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其实怎样的情绪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都能自觉自律。
1月30日,进出公共场所开始实行体温检查,市民有些反感。
1月30日,偶遇不文明现象。
1月30日,阳光下锻炼身体的市民。
1月30日,正在自拍的市民。
3月4日,口罩下的爱意。
Q: 在这种历史时刻您认为作为一名摄影师/摄影爱好者能够做到什么?
A:早年前的非典也使得人们人心惶惶,很遗憾那时的我还年少,整日除了完成假期作业就是用休闲娱乐来打发时间;时过今日,再度赶上新冠肺炎,与此前不同的是,很荣幸我与摄影结了缘,作为一名摄影师我深刻的体会到影像记录的重要性。疫情期间,从抗疫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再到退休大爷大妈自愿担当小区的护卫者,以及安分守己待在家中观看空中课堂的学生们,不分职业、不论高低贫贱,每个人都默默的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2月5日,行人路过雍和宫。
2月5日,雪中休息的环卫工人。
2月5日,雍和宫,雪中遛狗的人。
3月9日,疫情期间,中年男子推着轮椅带年迈的父亲散步。
2月9日,京西太舟坞山顶,观景的游客。
2月10日,北京某公司门口检疫排查。
2月10日,天气逐渐回温,捕鱼人在河边撒网。
4月2日,疫情期间孩子在自制的篮球框前玩得不亦乐乎。
4月4日,地安门大街,等待过马路的行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