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成都:锚定“Z世代” 全球共话成都故事

apd

text

“我有两个家乡,一个是巴黎,一个是成都。”“我爱吃成都的麻婆豆腐,但朋友总劝诫我‘别到处说你爱吃豆腐!’”……12月8日,在英国伦敦莎士比亚剧场和中国成都凤求凰剧场开展的“歪果仁眼中的成都”脱口秀活动现场,来自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马里等国的“歪果仁”代表们,用一条条幽默风趣的段子,逗得观众哄堂大笑。

在演出中,脱口秀表演者们从成都的就业环境、创新氛围、公园城市建设、成都人精神气质、传统文化本底等角度,表达了自己对成都深深的爱意。

“歪果仁眼中的成都”:多国青年共说“成都话”

在莎士比亚剧院,英国知名脱口秀演员山姆·皮科恩(Sam Picone)与马特·劳斯(Matt Rouse)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向观众分享了他们游览成都,打卡宽窄巷子、品味川菜、观看熊猫、制作火锅、掏耳朵等经历。他们的分享使观众对成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少观众在欢声笑语中表示,“将来一定要亲自去一趟成都,感受成都文化的独特魅力。”

美国人Mary分享她的成都经历

在凤求凰剧场,美国人Mary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观众讲述了这些年来她在成都生活的经历,并表示热爱成都的美食、悠闲。她调侃成都发展迅速,拥有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像一盘匍匐在成都平原的蚊香。调侃成都人像大熊猫一样,爱吃、爱耍,可爱、风趣。

2008年,法国人罗昂因爱慕中国太极、中医、哲学等来到中国。而成都人民的活跃、包容,成都的绿色、开放、国际化、艺术氛围……促使他扎根成都,与这座城市一同成长。脱口秀上,罗昂将这13年的成都经历娓娓道来,并表示,“成都是一座充满幸福感的城市”。

俄罗斯人Marty、马里人马云则向观众分享了故乡文化与成都文化之间的差异,讲述了因文化差异而碰撞出的幽默且暖心的故事。他们表示,历史、文化、美食、科幻、现代、时尚、自然、运动……在成都和谐并存,并合力构建起成都“宜居之城”的标签。

线下脱口秀+线上展播:助力成都走向世界

法国人罗昂讲述自己的成都经历

“看到那么多外国朋友夸赞我们成都,作为一名成都人,我感到十分自豪。”95后观众卢玉表示,观看脱口秀是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此次表演将“成都—脱口秀—外国友人”有机串联,在给国内外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深深促进了成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爱上成都,走进成都,触摸成都。”卢玉说。

据了解,此次脱口秀表演还通过直播与录播的形式,在国内外各大视频平台进行展出,在成都与世界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友好互动的桥梁,共吸引上亿名观众关注、点赞,在线上掀起了一波说成都话、听成都故事的热潮。

“一直以来,都很想去成都走一走。”德国网友泽尔表示,他通过“Chengdu in the eyes of foreigners” YouTube账号看完了整场脱口秀节目,演员们绘声绘色的表演再次激发了他拜访成都的欲望。“等明年孩子过生日时,一定要带着家人、孩子去成都走一遭,学习成都话、观看大熊猫、品味川菜、邂逅东方雪山、感受成都文化。”他说。

脱口秀+城市品牌:成都构建多元参与的国际传播新格局

“歪果仁眼中的成都”脱口秀活动现场

“脱口秀是一款国内外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节目。我们经过反复讨论、策划,最终决定将它作为一种讲好成都故事的载体,通过它,将‘Z世代’、成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搭建大众青睐的成都品牌,将成都印象深深地烙在国外友人心中,助力这座青春的城市走向世界。

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主任戴永红教授表示,运用“Z世代”热衷的脱口秀营销成都是一次创新的尝试。活动联动成都人、生活在成都的外国友人、游览过成都的外国游客,共话成都故事。他们在成都的真实见闻将在全球成都粉丝圈内不断碰撞,最终产生共鸣,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国内外青年友好互动,并以精准传播的方式,让成都文化深入人心。

戴永红说:“时代赋予了‘Z世代’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之成为创新中国的又一批中坚力量。因此,除脱口秀外,成都还可以继续尝试利用二次元、漫画、游戏、视频等‘Z世代’青年喜爱的形式,开启针对“Z世代”的城市品牌传播创新路径,引导他们成长与发展,助力他们与成都一起,走上更为广阔的国际发展舞台。”

(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