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观察 | 对华贸易战?特朗普先生,有种就来吧!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萧萧

自从2017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备忘录,指示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就是否存在所谓“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发起调查后,关于中美爆发贸易战的担忧就此起彼伏。如果成真,意味着美方援引国内法《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并在调查结束后建议总统实施加征关税等单边制裁。

2018年将是美国是否动用“301条款”的“临界点”,2月27日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对美国进行五天访问。中国外交部透露,双方将就两国经贸领域合作交换意见。 而在外界看来,此行最大看点莫过于能否让有所凸显的中美贸易摩擦“降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2月27日至3月3日赴美访问

近段时间,美国持续发难,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不算,还对中企在美投资经营设限,中国商务部警告,中美经贸问题有被美方“政治化”的倾向。一些经济学者开始担忧,尽管中方在过去一年间做出切实的努力,争取大局稳定,但美方“相向而行”的行动却至今未付诸现实,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直言,眼下美国发动贸易战的信号更加清晰,“中美贸易之间正在经历从贸易摩擦进入贸易冲突的关键阶段”。这意味着,能否避免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为冲突,眼下正是不可错失的时间窗口。

早在去年大选期间,特朗普就攻击过中国的贸易政策,威胁如果中国“不守(贸易)规矩”,就要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关税。几百年来,用关税来打击贸易伙伴的重商主义政策,一直破坏着世界稳定,历史学家如此形容,“工业革命以前,统治者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刺激国内生产、削弱竞争对手并加强全球影响,这些措施不可避免地带来短期利益,但加剧了政治紧张、领土扩张和战争”。

特朗普曾在宾夕法尼亚州发表演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偷走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多的就业机会。”在他看来,与中国的所谓“几千亿美元贸易逆差”是不公平贸易做法的结果,迫使美国制造商失去市场。

像传统重商主义者一样,特朗普认为限制中国商品进口,会重建所谓“公平竞争”,并由此带来美国制造业复苏。 但事实将证明这种思维极端错误,美国尽管存在衰退,但工业总产值却处于历史高点,而制造业的就业处在历史低点,19世纪的美国农业就是这样,技术进步引起生产率提高,是造成美国蓝领就业机会匮乏的原因,全球化不过强化了这一基本动态,与别国无关

况且,在全球价值链中,生产细分到全球各地,来自中国产品(如汽车部件、钢铁、半导体和塑料)有不少是美国出口商的半成品和原材料,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税,等于对美国出口商品征税,令美国公司失去竞争力,用经济学术语叫“累退税”。

在2009年,刚上任的奥巴马总统就拿中国轮胎“开刀”,征收35%的惩罚性关税,目的是保住区区1200个美国轮胎行业岗位,可是此后每年美国消费者要为买轮胎额外支出11亿美元,相当于为保住一个工作岗位年花费90万美元!这还不算,中国人留下的市场份额,没有被美国人填补,倒被韩国和印尼的生产商占据了,而且当美国不公正对待中国轮胎征税后,北京也对美国鸡肉产品征收关税。

坦率地讲,中国是个“不怕事的主”。早在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起,“敲打中国”就成了美国总统上任后的“保留节目”,不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政治家——都臆造过“中国倾销”问题,但通常没有导致严重后果,美中贸易不断增长,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势头甚至比过去更猛:美国荣鼎咨询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美国公司在华投资超过2280亿美元,是中国在美投资的数倍。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资格分庭抗礼。日本现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津上俊哉指出,在贸易问题上,中国此前都保持着克制,但如果美国的挑衅超出临界点,中国的反应也势必从“抑制”转向“全面对决”,中国已做好了对抗特朗普的准备 。关注美中贸易问题时,有必要避免被美国的“片面之音”模糊焦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念兹在兹的“美中贸易不平衡”,人们往往简单理解为“美国买中国的多了,卖中国的少了”,既然这样,是不是这个多签几笔大单,多买点美国产品就平衡了呢?

美国《华尔街日报》说得明白—— “贸易不平衡”的本质应是“产品门类不平衡” ,综合中美官方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出口的大宗商品只有少数几种,40%来自四大类行业,若不是靠美国大豆(通常喂中国家畜)、波音飞机、汽车、集成电路乃至中国游客赴美旅行(也算美国出口吧),美国年对华商品和服务出口将只有约1000亿美元。

该报记者威廉·莫尔丁援引美国商务部官员的话说,美国的“开战条件”太糟糕了,如果特朗普真的启动超级 “301” 条款,最终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那么美国的出口集中在上述几类的事实,足以令中国更容易展开反击, “如果美中发生重大经济对抗,仅仅是中囯公民放弃赴美旅行,美国就会损失惨重”

相形之下,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种类太丰富了,仅看2016年的数据,中国对美出口额超过4300亿美元,涉及很多行业,从渔业到珠宝和立体音响,仅仅服装、手机和电脑产品这三大类出口就跟美国对华出口的所有商品和服务一样多。

美国女记者萨拉·邦焦尔尼曾尝试度过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结果发现难以买到不包含任何中国制造成分的产品尤其是食品,也正是美中紧密的经贸关系,带给美国民众巨大的实惠。事实证明,全球化是当今人类日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国际分工与合作、全球资源的国际化配置和通融已改变了人类的现实。

美国应当反思,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自己有如此丰富的产品体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专家帕特里克·曼迪斯指出,如果白宫决策者真想把就业岗位带回美国, 就必须让其国民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而非片面地把别人的产品挡在门外 ,“从娃娃抓起,提供再培训和更好的教育机会, 叫嚣‘贸易战’和‘把数百万制造业岗位带回美国’只是民粹主义的说法”

曼迪斯提到,中国经济已然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制造业努力向高端创新转型,哪怕为此付出一些岗位流失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让美国相形见绌的是,“职业技能教育,在中国属于国家战略”。

滑稽的是,特朗普想给中国征收高关税的大多是廉价低端产品,“这听起来像威胁,但从长期看,却与中国经济本已遵循的宏大计划相契合: 中国不想再当‘世界工厂’,希望向现代的创新型服务经济转型,特朗普或许能成功挑起一场针对中国的贸易战,但这样做只会加速中国实现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 。诚如一名中国网民在论坛里的留言:“特朗普想拼命?来吧!”

1971年,中国总理周恩来曾对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提出,美国有两百年的历史,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算起,中国比美国年轻。这一见解很尖锐,因为尽管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但其经济发展一直很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来侵略造成的。如今,距离周总理与基辛格的对谈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这并非是漫长的岁月,但中国却已经证明了自己这个“青年”的活力和冲劲。

在新兴大国中国负起全球治理的责任,提出“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倡议和理念,给世界带来发展希望、安抚西方国家对全球化的不安时,作为守成大国的美国,却越来越专注于“美国优先”,但如果真的把和中国开打贸易战作为践行这种“傲娇”想法的途径,且不说美国占不到任何经济便宜,于国际口碑也有莫大损害。

所以,总统先生,无论您是要“面子”,还是要“里子”,跟中国打贸易战都是“愚蠢之举”。谁重复保护主义,要打贸易战,就必然会在全球化的熔炉中熔化掉。


作者简介:萧萧,亚太智库研究员,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迄今已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国际先驱导报》《世界新闻报》《新民晚报》《青年参考》《南方周末》《凤凰周刊》《兵器知识》《兵器》《现代兵器》《兵工科技》《舰载武器》《坦克装甲车辆》等主流媒体发表作品超过5000篇,并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有所参与。

华府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