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古嘉伟
据英国路透社(Reuters)报道,近日一段记录巴基斯坦“荣誉谋杀”的视频在社交媒体疯传,引发全国震动。视频中,一名女子及其被指控的“情夫”遭亲属当众枪杀,残忍场面激起民众愤怒,再次将这一根深蒂固的部落陋习推向舆论风口。
据警方调查,受害者名为巴诺·比比(Bano Bibi),因与男子伊桑·乌拉·萨马拉尼(Ehsan Ullah Samalani)私奔,遭家族以“玷污荣誉”为由处决。视频显示,巴诺的哥哥贾拉尔·萨塔克扎伊(Jalal Satakzai)在沙漠中向她递去《古兰经》,要求她“走七步”后开枪射杀,随后又击毙伊桑。
这起事件实际发生于数月前,但因视频近日在网络传播,才引发广泛关注。俾路支省警方已逮捕16名涉案人员,包括一名部落酋长及巴诺的母亲。然而,主要行凶者贾拉尔仍在逃。
巴诺的母亲古尔·詹·比比(Gul Jan Bibi)在视频中辩称,处决是“遵循俾路支人数百年传统”,并强调“没有犯罪”。警方则指出,此案由部落会议(支尔格会议)裁决,属非法私刑。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首席部长萨尔法拉兹·布格蒂(Sarfaraz Bugti)将此案称为“试金石”,承诺打击非法部落法庭。但批评者指出,政府长期纵容此类陋习,尤其在偏远地区,部落长老的权力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
视频曝光后,#为夫妇伸张正义(#JusticeForCouple)和#荣誉谋杀(#HonourKilling)等标签席卷社交网络。巴基斯坦乌里玛理事会(宗教机构)谴责谋杀“违背伊斯兰教义”,呼吁以恐怖主义罪名起诉凶手。
然而,民权律师吉布兰·纳西尔(Jibran Nasir)直言,政府行动仅是“对病毒传播的回应,而非对犯罪的追责”。文化人类学家阿尔萨兰·汗(Arsalan Khan)指出,此类公开处决实为“家族挽回荣誉的手段”,而舆论关注往往转瞬即逝。
2016年,巴基斯坦通过法案严禁“荣誉谋杀”,填补“凶手获家属宽恕即可免罪”的漏洞。但人权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仍发生至少405起类似案件,多数受害者是女性,且农村地区执法几近失效。
宪法律师阿萨德·拉希姆·汗(Asad Rahim Khan)批评,政府近年非但未强化司法,反而考虑恢复部落地区的支尔格会议制度。奎达人权律师贾利拉·海德尔(Jalila Haider)悲观预测:“喧嚣终将平息,而杀戮仍会继续。”
目前,巴基斯坦参议院已就事件展开讨论,但活动人士普遍悲观。“愤怒总会消退,杀戮仍会继续。”人权律师贾利拉·海德尔(Jalila Haider)指出,在俾路支等偏远地区,部落权力早已填补政府缺位造成的真空。本案再次暴露出巴基斯坦现代法制与传统部落习俗的深层矛盾。在舆论热度消退后,能否迎来实质性改革,仍是悬而未决的疑问。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