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下博物馆的“惊魂三日”:连夜转移400多件文物

中国新闻网

text

邓海春爬上梯子查看过火的山林。 刘忠俊 摄

中新网西昌4月4日电 题:山火下博物馆的“惊魂三日”:火线逼近不足百米 连夜转移珍贵文物

作者 王鹏 陈选斌 刘忠俊

大火终于灭了,邓海春可以睡个好觉了。山火蔓延的三天里,他总共睡了不到10小时。这几天,这个48岁的彝族汉子总站在天台上,看山火,也看风向,“像诸葛亮一样。”

邓海春查看转移的文物。 刘忠俊 摄

邓海春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馆长。这座位于泸山半山腰的博物馆不仅是中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用邓海春的话来说,“更是彝族人的精神家园。”

4月2日,四川西昌经久乡森林火灾明火被扑灭。截至4月3日17时,山火未复燃。记者3日下午在博物馆见到邓海春,他手脚并用爬上一架木梯,指着围墙外的青杠树林说,“幸亏我们提前清理了周围的地面落叶,不然火肯定会从地面烧过来。”

回忆起博物馆的“惊魂三日”,邓海春清晰记得每一个时间点。3月30日傍晚,大火烧到了博物馆北侧山林,距离稍远,紧急闭馆并疏散人群后,他开始监控火情并观测风向,同时安排将展厅内的1000多件文物撤回库房。

3月31日晚,山火逼近博物馆。 刘忠俊 摄

“一开始吹南风,对我们威胁不大,31日凌晨2点左右,风向突变,开始吹北风。”风向调转以后,邓海春一夜未眠。幸运的是,火势没有增大。天亮以后,救援人员开始出动直升机灭火,并于31日11时左右控制住了火情。

但在风力的作用下,山火很快复燃。31日20时许,大火已蔓延至博物馆后侧,最近时距围墙仅有80米。消防救援人员利用博物馆的蓄水池和消防站,用喷水降温的方式抵挡火情。邓海春心急如焚,他希望先将部分珍贵文物转移到山下。

博物馆内有90件中国国家一级文物、138件中国国家二级文物、8件中国国家三级文物,累计256件珍贵文物。邓海春说,这些是凉山彝族文物的精华。

4月2日,远眺博物馆。 刘忠俊 摄

“我们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到达馆区时,明显感觉到热浪。”邓海春回忆,当晚博物馆因停电漆黑一片,早已打包好的文物被迅速运送到救援队的5台皮卡车上,再被运到山下的邛海宾馆。那一晚,在火光的映照中,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救援队员累计转移了400多件文物。

事实上,因博物馆位于山上,森林防火一直都是重中之重。邓海春说,他曾经历2007年和2014年两次火灾,但此次火灾严重程度远超前两次。“其实1985年刚建馆时山上光秃秃一片,树林都是后来封山育林才有的。”

3月31日晚,消防救援人员在博物馆喷水降温。 刘忠俊 摄

记者3日下午在邛海宾馆见到了紧急转移下来的文物。它们被安全码放在清凉的地下库房内,安保人员24小时值守,邓海春不时查看封条和箱子。他说,博物馆目前累计转移了3064件文物。“这些文物是彝族人的信仰寄托,这些天我收到了太多彝族人的信息,他们都在询问文物是否安全。”

“我是彝族的,这些是彝族的文物,祖先留下来的。”地下库房内,38岁的安保负责人洛木有呷已值守了两天。性格内向的他谈及文物时情绪突然激动起来,“我把这些文物当成一个祖先,自己的祖先,要保护好它,还有(对)祖先的留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