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题:牛年春耕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
3月15日,在湖南省汨罗市大荆镇桂花村,村民操作旋耕机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华南农业大学的温室大棚里,一批经历过“星际旅行”的“天稻”种子,正从沉睡中苏醒。这些种子,搭乘嫦娥五号探测器历经20余天的“环月旅行”后顺利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水稻航天育种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如今,它们萌发细芽,让科学家们充满期待。
这是3月2日在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草尾镇沅江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拍摄的一台农用无人机。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这是牛年春耕的一个缩影。千年农耕文明与耕牛相伴,谱写了田园牧歌的美丽画卷。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成果向农业领域快速渗透,“铁牛”——地面农业机械、“飞牛”——农用无人机等科技装备当起了主角,它们上天、入地、联网、高能,牛年“犇春耕”春意无限、生机无限。
“新牛”下地,“耕”出新希望
在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草尾镇沅江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工作人员演示插秧机操作(3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春光灿烂,洞庭湖平原油菜花竞相开放。
二月二,龙抬头,但田间很难见到水牛拉犁、农民吆喝着耕田的场景。
3月15日,在湖南省汨罗市罗江镇红花山村,村民驾驶农机在田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一大早,趁着晴好天气,湖南省汨罗市业兴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机队队员们赶到田间,坐上旋耕机。只听轰的一声,5台旋耕机往前开动,泥土被划开,紫云英、青草、油菜被卷起来,再被翻进泥土中,它们将被沤成绿肥,帮助今年的早稻秧苗茁壮成长。
带队的翁国一腿泥浆,脸上都是汗水,“过去用牛耕田,一头牛一天差不多只能耕1亩,现在机械耕地,搞起来三下五除二,效率高得多,像这种旋耕机,一台机器一天差不多能耕60亩!”
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万庾镇月形村,村民在搭建育秧大棚(3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洞庭湖平原是我国双季稻的主产区。据了解,翁国所在的业兴农业专业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1000亩双季稻,比去年增加400亩。“有了这些‘铁牛’帮忙,种田确实不再那么累,以前一户顶多种10多亩田,现在全程机械化,可以轻轻松松种百多亩。”
3月6日,安徽省颍上县王岗镇农民驾驶农机在田间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一台台新型植保机来回穿梭。种粮大户周地帅刚用新型植保机给小麦施了肥,一个劲地向记者夸赞它的高效。他说:“以前人工施肥,一人一天只能施20亩左右,用这台机器,两个人一天能施300亩以上,而且设定好用量参数,可以实现精准施肥,节省成本。”
在春耕的舞台上,除了力气大、效率高的“铁牛”,还有长了翅膀、功能多样的“飞牛”。
在广东台山市汶村镇茭一村,农民驾驶农机翻地作业(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在广东台山市汶村镇茭一村,何志辉查看安装在农机上的自驾仪(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3月12日,广东省台山市汶村镇茭一村的农田里,何志辉开始了他的表演:拿着手机,打开应用软件,输入高度、密度、半径,点击启动图标,一架无人直播机迅速升起。按照设定的路线,无人机均匀地撒播水稻种子。只用了半个小时,近40亩地全部撒完,过去靠人工播种,需要一个白天才能达到这个效果。他说:“无人机原来只有喷洒农药功能,现在可以进行多项田间作业。”
在广东台山市汶村镇茭一村,工作人员将水稻种子放入无人机(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何志辉的合作社今年还引进了自动驾驶犁田系统。花了20分钟学会操作的何志辉说,以前驾驶犁田机虽然也节省人力,但操作很费事。现在安装了自动驾驶系统,犁田机的作业路径、作业频率等等,都由系统支撑,解放了操作者,提高了作业成效。“生产效率提高了,我经营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今年扩大到2000亩了。”
“智能”加持,“开”来高效率
3月6日,安徽省颍上县王岗镇农民驾驶农机在田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阳春三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开区峨桥镇,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流转经营的2000多亩示范基地里,金黄的油菜花随风舞动。
尽管离基地有20多公里远,但油菜地里的“一举一动”尽在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勇富的手机里。原来,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和科研院所的指导参与下,基地作为“智慧农业”试验田,安装了农业物联网设备,对气象、土壤、虫害等信息,均能进行实时监测,并与后台联网,以便做出科学农事决策。
“这些信息通过物联网进行连接,‘农业大脑’能做出精准预测,精准指导各项农事操作,需要施肥就施肥,需要治虫害就治虫害,不误农时。”袁勇富说。
3月6日,安徽省颍上县王岗镇农民驾驶农机在田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他所在的公司创建了工厂育秧物联网、全生育期管理物联网、农事作业车联网、水稻烘干智能监控网、品牌销售电商网“五网合一”的智慧农业经营服务模式,将水稻生产过程梳理为标准化种植13个阶段和49个决策环节,通过10大算法、23类模型对水稻全生长季进行管控,实现了智慧农业赋能的水稻全程标准化种植。
“数字化、标准化、产业化水稻种植,实现了在最佳时间做出最佳决策,省时省力。”去年的水稻种植成果让袁勇富引以为豪,经过专家及数据验证,化肥农药综合成本亩均节约108元、增产14.3%、节氮21.8%、减药30%左右。
近年来,最新的科技成果向农业领域快速渗透,农业领域的智能化愈加凸显,不仅回答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还对“怎么种好地”有了越来越丰富的答案。
在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草尾镇沅江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村民观摩插秧机操作(无人机照片,3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在湖南省的广袤田间,通过推广使用植保无人机、精量施肥机和生物制肥机,促进农业生产减药、减肥和减污,已经成为种田新时尚。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90后”大学生农民段照和他的好友们近3年来连续在做“三减”试验。用植保无人机搜集数据,再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对数据分析,他们发现,减药10%能达到最佳效果,不仅能给每亩水稻降低7元的用药成本,还因为避免过量农药对禾苗的伤害,让产量也能提高20斤左右。
段照很期待今年的春耕,“我们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以此为基础摸索出种植方案,再应用到今年春耕上,能种出更加优质、安全的稻米。”
“农家”变身,“玩”转黑科技
村民在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葛竹坪镇的山背花瑶梯田旁行走(3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在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文昌阁乡文西新村,小伙子马啸是一个名人。他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建筑系,2014年,马啸辞职回到麻阳,流转了800亩土地,创办了佳森农场,开始种植有机稻。
“创业之初很艰难,但我认准了这条路,相信不会错。”马啸告诉记者,他一开始就决定摒弃传统的种粮套路。缺技术,他就从农科院所请专家;田间管理跟不上,就虚心向附近的种地“老把式”请教;对田地进行改良,每年一次抽检化验,保证水土零污染;主动将产品送往国际权威机构进行检测。
到2018年底,马啸的投入开始产生效益,水稻、鸭等产品逐渐盈利。去年开始,他将大数据引入田间管理。“有了科技支撑,我的农场四季都有产出,有大米、黑豆、大豆等8种粮食,辣椒、西兰花、胡萝卜等9种蔬菜,树莓、樱桃、香瓜等9种水果,玫瑰、洋甘菊、金盏菊等8种香草茶,还有鸭、鹅等家禽。”
种粮人队伍从年龄结构到知识水平、学历层次、资本背景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让古老的农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
操作无人机、尝试“共享农机”、用手机“种田”……对于安徽省天长市“90后”留洋硕士平东林来说,这些父辈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在他手里都变成了现实。
平东林是天长市禾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2017年返乡承包土地,2018年5月注册成立合作社。“搞传统农业,费了好大劲,还没有好效益。我就想着年轻人要有年轻做法,把现代科技融入传统农业,做好生态农业、订单农业、品牌农业。”平东林说。
“这次雨季来之前,我们用无人机对小麦、油菜进行了除草作业。”看着眼前绿油油的小麦,平东林说,以400多亩油菜为例,以前用传统喷雾机除草,需要6个人忙2天,现在2个人操作2架无人机,半天就完工了。
平东林从去年起还尝试“共享农机”新模式,跟南京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农机监管平台,在外地引进60台植保无人机,加入自己所在的合作社,进行科学调配监管,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平东林对未来信心满满,“我相信,随着科技继续进步,种田还会发生巨变,会有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成为农田里的主要力量。”(记者苏晓洲、周楠、周勉、姜刚、李雄鹰、吴涛、崔俊杰)
在广东台山市汶村镇茭一村,工作人员启动农业无人机升空(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在广东台山市汶村镇茭一村,农业无人机进行播种作业(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