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王安順“雨、霾”中執掌京畿

APD NEWS

text

1月28日,北京。天氣:霧霾;能見度:局地不足500米;污染指數:351;空氣品質:重污染。

香港大公網報導,今日(28日)上午,北京市人大會議通過無記名投票,選舉王安順為北京市長。去年7月25日,北京剛剛經遭遇7-21大暴雨,王安順出任北京代市長。

由代轉正、由暴雨到霧霾,王安順可謂“雨、霾之中執掌京畿。此次轉正背後的實際政治意涵,則是超過2000萬人口大城市的管理,以及如何完成好服務中央的首都政治定位。

北京市人大會議28日選舉王安順為北京市長。 資料圖片。

京滬歷練 黨內履歷完整

出生於1957年12月的王安順,系目前四大直轄市中最年輕的市長,其主要工作履歷分為兩段:前半段任職於地礦系統,晉升至國土資源部人事教育司司長;後半段始於1999年,自國土資源部調任甘肅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實現由行業部門到黨務的仕途轉換。

在甘肅任職兩年後,王安順調任上海,政治身份同樣為“常委、組織部長,2003年6月晉升為上海市委副書記,並新增“市委黨校校長職務。2007年3月,王安順以“上海市委副書記身份調任北京市委副書記,隨後所兼職務不斷增加,包括北京市政協主席、政法委書記、市委黨校校長、教育工委書記等職務,被稱為兼職最多的“市委副書記。

2012年,在北京市委原書記劉淇卸任後,時任北京市長郭金龍順位接任北京市委書記,王安順則接下北京市長的擔子。至此,從上海到北京,王安順成為北京歷任市長中,唯一一位在一個以上直轄市擁有市級領導經歷的市長,在現有的四個直轄市黨政首長中,也屬唯一特例。

除了上述“唯一特例,綜觀王安順出任市長前先後以“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所兼任的職務,包括組織部長、政法委書記、政協主席、市委黨校校長等,涵蓋中共組織、政法、統戰、黨內意識形態教育等所有重要領域。

兩個直轄市市級領導的任職經歷、黨內重要領域的工作歷練,奠定了王安順北京市長的政治根基。

“雨、霾執京畿 重任待破解

如果說上述完美履歷是王安順執位北京的“政治根基,那麼王安順上位市長的兩次法律程式時間節點,則可被稱為“政治考驗:去年7月25日,在北京剛剛遭遇721大雨襲擊之後四天,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打破常例,在會議第一天即任命王安順為副市長、代市長;而在今日獲得轉正之時,北京則正遭遇嚴重霧霾天氣。一場暴雨、一次霧霾,被本港媒體稱之為對這位首都新市長“天降大任般的考驗。面對超過2000萬常住人口的北京,這種考驗之于王安順,則剛剛開始。

作為政治中心,北京集納了全國最優勢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方面資源。這種集納優勢猶如雙刃劍,一方面既可集中全國力量辦大事,但另一方面則是有限的自然資源需要承載更多的人口。因而,北京也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最快、同時也是問題最先浮出的典型。

這其中最棘手的,當屬交通治堵,這既是全球所有大城市的通病,更是中國新型大城市的新問題。如何調整北京城市規劃,走出攤大餅式的往復迴圈,成為治理北京交通擁堵的“頂層設計。如何在“頂層設計方面走出新思路,對這位被其頂頭上司郭金龍評價為“善於謀大事、抓大事,工作思路清晰的新任首都市長來講,應列為第一議題。除了交通,環境治理也同樣急迫。自2008年奧運以來,“數藍天成為眾多媒體和線民的日常工作。而今次的嚴重霧霾天氣,則讓北京有關部門將目標退回到2008年的奧運水準。

交通、環境、教育……各種大城市病,正在日益凸顯。王安順憑籍自身京滬兩地多個崗位歷練的領導經驗,如何帶領北京邁過這道砍,似可作為中國未來城市化摸索出的解決之道。

城市化問題之外,北京作為中共政治首都所承載的政治任務,亦是王安順必須完成的職責與使命。諸如奧運會、黨代會、兩會等重大活動,如何既確保活動順利又不過分侵擾民眾的基本權利,考驗著王安順的政治平衡術。

作為目前中國內地最年輕的直轄市市長,擁有著完美政治履歷的王安順,破解難題料將遊刃有餘,而這也將為其未來仕途再添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