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山修司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位集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跨界奇人。电影评论家四方犬田彦在《日本电影和战后神话》中如此形容寺山:“他首先是一名传统的诗人,同时又是一名赛马评论家,另外还是1960年代最不光彩的先锋戏剧导演。”大众更为熟知的是作为导演的寺山,他的代表作有《抛掉书本上街去》《死者田园祭》等。1967年,他创办实验剧团“天井栈敷”,巧妙运用肉体、影像、音乐和诗的语言革新了小剧场的表演美学,其作品中反叛传统价值观的力量也成为日本战后一代青年人重要的思想启蒙。
但正如四方犬田彦所说,寺山修司身为诗人的一面不可忽视。他从12岁开始发表诗作,17岁组织全国学生俳句会议,19岁获得“短歌研究”新人奖,被誉为“语言的炼金师”。可以说,他的整个青春都与诗歌紧密交织在一起。二战结束时,寺山刚满十岁,他的父亲因征战而死,母亲为维持家计曾将他寄送到不同亲戚家,战后又跟随变动频繁的美军基地辗转各县。对于寺山而言,他的青春是在废墟和瓦砾上展开的,举目望去,“太多事物都已死绝”,即便想要向周围寻求新事物,也找不到自己所期求的。在强烈的孤独与压抑之下,俳句和短歌成为了释放思想的出口。
1957年,寺山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予我以五月》,收录了早期的诗歌、俳句和小品文,随后他又陆续出版《空中有书》《血与麦》《死于田园》等歌集。当时,短歌在日本已经日益衰落,少有年轻人创作短歌,寺山却是反潮流者之一,直到70年代他才正式与短歌告别。他曾说,自己想歌咏的是“明确认定的事”,因此,“作为诉诸自我对生的希求的一种方法,我在所能飞跃的范围内,将蒙太奇、对位法等各种方式都贮入了自己的巢中。”寺山以饱含感情的语言歌咏着年轻人的青涩世界,在他看来,短歌是孤独的文学,但若想不拘泥于他人和传统,保持指向自身内心生活的强大精神,就必须珍视这份孤独。
作为寺山修司进入歌坛的幕后推手,作家中井英夫认为,寺山的短歌虽然很少得到正面的讨论,但他显然在少年时代就确立了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许多作品中展现的青春形象,如今读来依然鲜活清新。近日,《寺山修司青春歌集》中文版由浦睿文化推出,经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中选取部分短歌,以飨读者。
《寺山修司青春歌集》
[日] 寺山修司 著 吴菲 译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流浪儿
1
孤儿
张着嘴睡了
在散落着 黑面包碎屑的
光亮之中
2
地下通道的光亮聚集
流浪儿
包在帽子里带来的
小麻雀啊
3
广场寒冷
圣诞树旁
流浪儿 跟他的小姐姐
正在比个儿
4
流浪儿
拔掉萝卜 留下的坑里
阳光聚集
明亮而深邃
5
我的明天
会变成小鸟吧
当孤儿眼里
寒冷的晚霞 燃烧之时
6
把胡萝卜种子
吹送而来的风
联结了
孤儿、夕阳与我
7
向日葵的高度
几乎可以晾晒我的衬衫
明日当会开花
我愿相信明天
寺山修司(图片由浦睿文化提供)
少年
1
Ça c’est Paris
也可算作悲歌吧
与烂醉的少年
倚在一件斗篷之中
2
我内心的少年
不归的夜里
煮着秋天的菜蔬
弄脏了面颊
3
与那个
无缘无故厌恶大海的 少年
待在实验室
却感到寂寞
4
冬季 竖长的玻璃窗上
身影扭曲
终于无法相信
少年转身离去
5
与那个 栖居在我内心的
守护森林的少年
入睡后
同听一张旧唱片
6
在能听见角鸱啼鸣的
小图书馆里
等待一个
耳朵洁白的少年
7
那个一直信任着我的
归去的少年与我之间
跳蚤跃过
寒冷土地
图片来源:图虫
Soul, Soul, Soul
1
太阳照着加油站
远远地
沉睡的情事
思绪却未波及
2
也应有
五元硬币便可听的蓝调
用受伤的脚不停抚弄
照着阳光的空罐
3
孤儿 与他怀抱的
小鸽子眼里
冬天的朝霞
燃尽之时
4
罐头起子上
凝固的血啊
若是老年人
比起蓝调 更想要睡眠
5
没能生为黑人
因而向往
野性的油罐车、
橄榄树、河流等等
6
凝固在 军用毛毯上
唾液痕迹鲜明
除此之外
未留下爱的遗物
7
逃离此地后
往哪里去呢
夜里的铁路
如血管般 炙热的一刻
8
隔着墙的蓝调
口音虽重
往洗脸盆里倒着热水
一边唱和
9
给我那
流产的猫咪施特菲
看了大海的
童贞的日子
10
卡车司机离去
猫离去
汽油桶被留在了
向阳的地方
寺山修司(图片由浦睿文化提供)
不飞的男人
1
我向高大的榉树
发出询问
关于天空中
最蓝的地方
2
七楼护照领取处
在会议室
囚禁了一只鸟的
是我
3
看得见
从船库荡出去的小艇
河对面
我的逃跑梦
4
为脱离我的内部
某一天
我会用阳伞当翅膀
从高楼跳下吗
5
向阳的地方
搁着的自行车
以及终于忘记了的
我的烫伤
本文短歌部分选自《寺山修司青春歌集》一书,经浦睿文化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