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 | 汪曾祺、沈从文、丰子恺、苏童的老家怎么过端午?

亚太日报

text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悠久的历史中发展出了诸多习俗,而由于不同地区地理和人文条件的差异,端午的过法也各有各的好玩、各有各的道理。吃粽子、挂艾蒿的习俗大概十分常见,但“打蚊烟”“放黄烟子”可能就不那么普遍了。

沈从文家有龙舟赛鸭、丰子恺家有蜘蛛煨蛋,苏童家有小脚粽,迟子建家有大枣粽,东西南北,各有新奇。

江苏高邮:汪曾祺

习俗:吃咸鸭蛋、系百索子、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

线人:写《端午的鸭蛋》的汪曾祺

汪曾祺笔下的端午鸭蛋,读着便让人泛起馋来——“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翻看汪曾祺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除了吃鸭蛋,江苏省高邮市的人们在端午这天还有其他过法。先是“系百索子”:将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奇特之处在于,由于丝线是掉色的,一旦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还有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东西方面,除了将红纸剪成“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的模样贴在门槛上,高邮人民还会贴用朱笔画的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符文,用来辟邪。

汪曾祺还写了高邮的其他习俗——“放黄烟子”和吃“十二红”。何谓“黄烟子”?他解释说那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里面灌了雄黄,点着后会冒好一会儿的黄烟。人们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可以熏五毒。小孩子若是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拿来在板壁上画“虎”字。而关于“十二红”,汪曾祺说那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他还补充说,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但菜的颜色一定是红的,且一定会有苋菜、虾、鸭蛋这三样。“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在端午这天,高邮特产咸鸭蛋也不只是拿来吃,还会给小孩拿来做“鸭蛋络子”。人们用彩色丝线打好络子,然后叫小孩一早就在煮熟的鸭蛋中挑一个装进去,挂在大襟的纽扣上。汪曾祺还特地说了些挑鸭蛋的秘诀:“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湘西:沈从文

习俗:雄黄蘸酒画“王”字,赛龙舟,赛鸭子

线人:写《边城》的沈从文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充满着写实的诗意与浪漫。除了优美静谧的风景外,淳朴独特的民俗也着实为《边城》添了不少彩,让读者一窥湘西人的生活趣味。沈从文在这篇小说里一共提到了三次端午节,把湘西小城的端午秘密向我们娓娓道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原来,边城茶峒的的妇女和小孩在端午这天都会穿上新衣服,还会在额头上用雄黄蘸酒画个“王”字。饮食方面,任何人家在这天都可以大鱼大肉而不必顾虑。沈从文还写到了人们赛龙舟的盛况——“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着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往前划去……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到了胜利时,人们还会放500响鞭炮庆祝。

除了船与船竞赛,还有人与鸭子的竞赛。这一娱乐活动往往被安排在赛龙舟过后,为的是“增加这个节目(指赛龙舟)的愉快”。《边城》里写道,兵士在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的颈上缚上红布,将它们放入水中,然后让人下水追赶,谁能抓住鸭子,便可将其占为己有。直到天黑比赛结束后,边城茶峒在这天的热闹才逐渐散去。


浙江嘉兴:丰子恺

画家、散文家丰子恺

习俗:“老虎头”、打蚊烟、“蜘蛛煨蛋”

线人:写《端阳忆旧》的丰子恺

在《端午忆旧》这篇文章的开头,丰子恺写了件趣事:在他写民间生活的漫画里,门上往往画个“王”字。有些读者以为这是因为那户人家姓王才这样做。有一次,在丰子恺的画展上,有人重订一幅这类的画,还特别关照会场司订件的人,请丰子恺在门上写一个“李”字,因为这人姓李。殊不知,门上写“王”是丰子恺家乡浙江嘉兴的端午习俗之一——在端午日正午,要用雄黄酒在门上写个“王”字。

“我幼时看见我乡家家户户如此,所以我画如此。岂知这办法只限于某一地带,又只限于我幼时,现在大家懒得行古之道了。许多读者不懂这王字的意思,也挺难怪的。”丰子恺如此感慨。

在嘉兴过端午,雄黄用处颇多。人们把一包雄黄放在一大碗绍兴酒里,调匀后再拿到每间屋的角落里去,用口来喷。剩下的浓雄黄,一些拿来写“王”字,一些拿来塞在孩子的肚脐眼里,做消毒之用。

端午这天,儿童还要佩戴“老虎头”这一饰品。染坊店里的人一大早便忙于制造“蒲剑”:向野塘采许多蒲叶来,选取最像宝剑的叶,加以剑柄,在正午时和桃叶一并挂在每个人的床上。此外还有“打蚊烟”和“蜘蛛煨蛋”。丰子恺在文中详细地写下了自己母亲忙于这两件事时的场景。“向药店买一大包苍术白芷来,放在火炉里,教它发出香气,拿到每间房屋里去熏”,这便是“打蚊烟”。“蜘蛛煨蛋”听上去颇为怪诞惊悚,做法也相当复杂:“买许多鸡蛋来,在每个的顶上敲一个小洞,放进一只蜘蛛去,用纸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烟的火炉里煨。煨熟了,打开蛋来,取去蜘蛛的尸体,把蛋给孩子们吃。”


杭州:梁实秋

作家梁实秋

习俗:吃粽子、抹雄黄、挂艾草菖蒲

线人:写《雅舍谈吃》的梁实秋

“我参考众意,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的亲切些。”在散文集《雅舍谈吃》里,梁实秋这样说。

在写端午时,梁实秋先是回忆起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再是母亲和奶奶的叮嘱:插一些艾草菖蒲、把钟馗捉鬼图悬在壁上、给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辟邪。他的小孩还颇有童趣地说:“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说应该吃粽子!”


黑龙江漠河:迟子建

作家迟子建

习俗:夹馅儿的甜咸粽子

线人:写《故乡的吃食》的迟子建

各地粽子大有不同,“甜咸之争”就验证了这一事实。在《故乡的吃食》一文里,迟子建回忆了故乡漠河市端午节的过法。

清明过后,漠河的天气越来越暖,花草丛生之时,端午节便来了。迟子建写道,在端午之前,家家户户会提前把粽叶、糯米泡好,然后开始包粽子。粽子一般包成菱形,若是用五彩线捆粽叶的话,粽子看上去就像花荷包了。“粽子里通常要夹馅的,爱吃甜的就夹上红枣和豆沙,爱吃咸的就夹上一块腌肉。粽子蒸熟后,要放到凉水中浸着,这样放个两天三天都不会坏。”

迟子建的父亲在端午这天还爱给她讲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那时一根筋的她,还不无童趣地心想着:“你们凭什么认为鱼吃了粽子后就不会去吃人肉?我们一顿不是至少也得吃两道菜吗!吃粽子跟吃点心是一样的,完全可以拿着它们到门外去吃。”迟子建小的时候觉得屈原特别伟大,因为“世上的诗人很多,只有他才会给我们带来节日”。


苏州:苏童

作家苏童

习俗:小脚粽

线人:写《祖母的季节》的苏童

白羊湖一带的人都包小脚粽,在苏童看来,这“大概算世界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了。

苏童已逝的祖母偏爱白洋湖苇地的粽叶,便挎着竹篮走过横七竖八的村弄,去五里外的白羊湖边采青粽叶。苏童也跟着她,赤脚涉过一片浅水,走进最南面那丛芦苇里采割粽叶。“有一只洗澡的大木盆装满了清水,浸泡着刚从湖边苇地里劈下的青粽叶,我家屋前屋后都是那股凉凉的清香味。”

祖母包的小脚粽格外好看,“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有时,祖母还会把粽子挂到苏童的脖子上了,他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发现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挂在颈上香喷喷沉甸甸的。


北京:林海音、老舍

作家林海音

习俗:丝线缠粽子、做香包;插香艾、贴黄纸

线人:写《我的童玩》的林海音,写《赵子曰》的老舍

“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配色最使我快乐,我随心所欲的配各种颜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也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在散文集《我的童玩》里,林海音写下了“缠粽子”的做法。这是旧时北方(当时她在北京)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季节性的玩具,一般在端午节前很多天就开始做了。有的拿它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

此外,林海音还会做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再串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钮绊上。除了串粽子以外,人们也还会把丝绒线缠在樟脑丸上。在她看来,这些小玩意儿都成了艺术品。

作家老舍

老舍在小说《赵子曰》中也写到了北京人过端午的情景:“铺户和人家的门上,插上一束两束的香艾,横框上贴上黄纸的神符或是红色的判官。路旁果摊上摆着半红的杏儿,染红了嘴的小桃,虽然不好吃,可是看着多么美。”他还写过一首名为《七律·端午》的诗,又苦又美: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前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来源:界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