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內羅畢7月15日電(記者丁小溪)簡陋漆黑的鐵皮房,泥濘不堪的土路,這樣一塊狹窄空間,是肯尼亞基貝拉希望小學近400名兒童每天讀書寫字的地方。
15日,當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汽車滿載著捐贈貨物緩緩駛入這所位於肯尼亞最大貧民窟基貝拉的教會學校時,孩子們載歌載舞,歡迎中國公司員工的到來。捐贈物包括玉米麵、大豆、大米、食用油等食物和粉筆、圓珠筆、作業本、課桌椅等學習用品。
該校教師艾米麗說:“這是希望小學第一次得到外國公司的捐贈。這些物品很實用,由衷地感謝中國朋友。”
基貝拉希望小學校長懷努說:“學校食物嚴重不足,3歲到8歲的孩子每天基本可吃3頓飯,而8歲以上的孩子很多每天只能吃上兩頓飯。”
“希望小學每個月學費只有300先令(約合3.42美元),但每到月末,總有四分之一的孩子交不起這筆費用。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學習,很不容易,”懷努說。
基貝拉希望小學建於2008年,由教堂、社區與善心人士捐助建成,共15名教師和3名職工。該校生源由起初50人發展到如今400人,成為基貝拉貧民窟規模最大的小學,絕大多數學生為基貝拉貧民窟的孤兒和弱勢兒童,日常生活面臨巨大挑戰。
位於肯尼亞內羅畢的基貝拉貧民窟佔地約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80萬,為世界最大貧民窟之一。這裡的人們每天人均生活費低於1美元,數據顯示貧民窟內有近萬名小學生因經濟困難失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