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與美國實力

APD NEWS

text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20日發表的題為《移民與美國實力》的文章:

美國是個移民國家。除了少部分土著,所有美國人原本都來自其他地方,即使是新來移民也可以在美國經濟和政治舞臺出人頭地。佛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曾以“移民同胞來稱呼美國革命女兒會(Daught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該團體以祖先很早便來到美國自豪。

6月1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玫瑰園,美國總統奧巴馬就移民問題發表聲明。

新華社記者張軍攝。

但是,近幾年來,美國政治出現了強烈的反移民傾向,這課題也在2012年共和黨總統提名宣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過,奧巴馬的連任顯示了拉丁裔選民的強大力量,他們以3比1的絕對多數,投票反對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亞裔美國人也是如此。

結果,一些共和黨知名政治人物開始敦促該黨反思其反移民政策,而奧巴馬也計畫在第二個任期伊始,便將移民改革列入日程。成功的改革將是阻止美國實力衰落的重要一步。

擔心移民會對國民價值觀和美國人身份認同感造成衝擊並不是新鮮事。19世紀的“一無所知(Know Nothing)運動便是建立在反對移民,特別是愛爾蘭移民的基礎上的。從1882年開始,中國人成為被排斥的對象。更嚴厲的1924年移民法,更是大大地減緩了後來40年的移民潮。

20世紀是外國出生美國人比率最高的世紀,即1910年的14.7%。一個世紀後,據2010年人口普查,13%的美國人出生於海外。然而,儘管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卻開始對移民抱有懷疑而不是認同的態度。眾多民調都顯示,多數或大多數人支援減少移民。經濟衰退加劇了這一觀點:2009年,一半美國公眾支持減少移民,這個百分比在2008年只有39%。

移民數量和移民來源,都造成移民會對美國文化造成影響的擔憂。根據人口統計學家的說法,非西班牙裔白人到2050年將只占微弱多數。西班牙裔美國人將占人口的25%,非洲裔和亞裔美國人分別占14%和8%。

但大眾傳播和市場力量,大力地激勵對英語的掌握及一定程度的同化。現代媒體幫助新移民在到來前更好地瞭解新國家,這是100年前的移民享受不到的。事實上,大多數證據顯示,最新的移民同化的速度一點都不亞于他們的先輩。

6月1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外,示威者舉行集會,支持美國總統奧巴馬。美國國土安全部當日宣佈美國將停止遣返部分合乎條件的年輕非法移民。 新華社發。

太快引入移民是可以造成社會問題。但長期來看,移民可以增強美國的實力。據估計,目前至少有83個國家和地區的生育率,低於維持人口水準所需。未來,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將面對人口短缺,但美國卻是少數可能避免人口下降,維持占世界人口比率的國家之一。

比如,要維持現有人口規模,日本必須在未來50年,每年接收35萬新移民。這對於這個向來對移民持敵視態度的國家來說十分困難。相反的,美國人口普查局預計,美國人口將在未來40年增加49%。

目前,美國是世界人口第三大國;50年後,美國大概仍將排名第三(僅次於中國和印度)。這與經濟實力息息相關:當幾乎所有其他發達國家都將面臨照顧老一代的日益沉重負擔時,移民將有助於減輕美國的政策問題。

此外,儘管研究顯示,移民的短期經濟效益相對較小,低技能工人也將因競爭而遭受打擊,但高技移民對特定領域——和長期增長——卻可以是十分重要的。美國專利申請數量和高技能人士簽證申請數量有密切的正比關係。21世紀初,矽谷的四分之一技術企業,是中國和印度出生的工程師經營的,銷售總額達178億美元;在2005年,美國所有起步技術企業中,有四分之一是移民在前10年協助創立的。另外,移民及其子輩創立了2010年《財富》500強公司的近40%。

移民有助於提升美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圖片來自網絡。

同樣重要的,是移民對美國軟實力的提升作用。人們願意來美國這一事實,增強了美國的吸引力,移民能夠往上爬,吸引了其他國家的人。美國是一塊磁石,許多人可以想像自己成為美國人,部分原因是許多成功美國人看起來和他們很像。此外,移民及其家庭與祖國朋友之間的聯繫,也有助於傳遞關於美國的準確和正面資訊。

同樣的,多種文化並存形成了與其他國家溝通的橋樑,有助於開拓全球化時代美國人的視野和世界觀。移民可以增強而不是削弱美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對中美兩國有深切的瞭解,他認為中國不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引領21世紀的強國,其原因正是美國能夠吸引全世界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才,並將他們融入多元和具創造力的文化中。中國有更多的人口來發掘人才,但是,在李光耀看來,中國以自身為中心的文化,將導致其創造力不如美國。

美國應該時刻銘記這一觀點。如果奧巴馬在第二個任期中成功地推行移民改革,那麼他將在兌現維持美國實力的承諾上邁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