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未送出的新年礼物

中国新闻网

text

正在建设中的花博会场馆 张亨伟 摄

** (新春见闻)一份未送出的新年礼物**

中新网上海2月18日电 题:一份未送出的新年礼物

中新网记者 缪璐

蓝红花纹相间的棉袄,红色的围巾,一双老式棉鞋……这些崭新的衣物就着包装整整齐齐的叠放在床下有些破旧的行李箱中。行李箱的主人赵凤辉说:“这些都是为家人准备的新年礼物,但现在还送不出去。”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在上海市崇明区举办,本届花博会主题为“花开中国梦”,为了确保各场馆建设按时完工,赵凤辉等1000多名建设者留守花博园区。

与其他留沪过年的工友相比,来自河北省的赵凤辉心中多了一份担忧和牵挂。

在赵凤辉的老家,过年是件十分热闹的事,在外打工的人都要穿上新衣新裤,体体面面地回到家中,家家户户忙着采购年货,准备过年的佳肴。而今年,赵凤辉没有心思给自己添置任何新衣,趁着放假给孩子和家人采购的新年礼物也都压在行李箱中。

回忆起春节期间最想家的时刻,赵凤辉的眼神有些落寞:“肯定是大年三十晚上,那应该是一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的时候。”除了项目建设组送来的水饺,赵凤辉已记不清那天晚上还吃了哪些菜,“那天晚上就一直跟家里人在视频,最后手机快没电了,才挂断。”

正在建设中的花博会场馆 张亨伟 摄

让赵凤辉放心不下的,不仅有身处疫区家人的健康,还有年迈父母和年幼孩子对其不回家过年的心里缺憾。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赵凤辉一方面叮嘱家里人做好安全防护,少出门,一方面把买的新年礼物一一展示,引导家人一起畅想明年的春节要如何一起欢庆。

“我爸妈也知道我回不了家心里不舒服,一直安慰我说不要担心,说家里一切都好,完全没问题。”谈起这些,赵凤辉的声音越来越低。赵凤辉告诉家人,等这边工期结束,家里疫情缓和了,就把这些礼物带回去。赵凤辉还答应家里的孩子,为了弥补今年没有一起过年的遗憾,明年会满足他们每人一个愿望。

除了疫情防控需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实际上,在赵凤辉心中,留守参与花博会场馆建设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赵凤辉会向孩子们炫耀自己现在的工作,“我跟孩子们说,爸爸现在干的是国家级的大工程,不久之后这里会种上很多漂亮的花,很多人都会来这里参观,还会上电视。”赵凤辉期待,等花博会开始的时候,自己能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看电视,告诉他们哪些建筑是爸爸参与建设的,他想以此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到大城市看看。

这是赵凤辉第一次未能回老家过年,与他同宿舍的四个河北老乡也不例外。年龄最大的杨建刚打趣道:“凤辉你才多大,我都40好几了,也是头一回在外面过年。”

为了给外界奉上一场精彩的“花开中国梦”,减轻留守建设者们的思乡之情,花博会项目建设组为留守者们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春节大礼包”。据上海崇明花博会园区项目建设组组长刘权平介绍,每位留守建设者都会收到额外的补贴,此外还为他们准备了慰问品和年夜饭,组织他们参加看电影、崇明岛上半日游等活动。

高永生告诉家中的父母,不用为自己留守异乡过年担心,在这里不仅能挣钱还有一群工友陪伴,一点都不孤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