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著名導演陸川:電影是溝通兩岸華人的文化密碼

text

新華社廈門6月14日電(記者查文曄

李慧穎)“電影是溝通兩岸華人的文化密碼,電影感動人心的力量是跨越海峽的。”大陸著名電影導演陸川14日在廈門出席第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時,這樣談及他心目中的兩岸電影與文化交流。

“我人生中得到的第一個重大獎項就是台灣給的。”陸川回憶說。1998年,研究生畢業的陸川被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當時大陸電影市場還不景氣,一年總票房只有一兩億元人民幣,廠裏導演有70多名,但能獲得拍片機會的並不多。陸川改編了個劇本《尋槍》,到處拉投資,但始終無人問津。

直到2001年,他把劇本投給了台灣的“年度優良劇本獎”,終於得到評委垂青,獲得了30萬元新台幣的獎勵。“對當時的我來說真是一筆鉅款啊!”陸川感慨,雖然這筆錢還不足以支撐一部電影,但是成為籌集資金的基礎,後來隨著中影集團、華誼公司的加入,《尋槍》終於成功開拍。

陸川與台灣的緣分不止於此。2004年,他執導的《可可西裏》獲得第41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獎,這讓初出茅廬的陸川迅速成為備受矚目的華語電影界新星。

“金馬獎對電影的尊重一直讓我感動!讓我這個年輕人有嶄露頭角的機會。”陸川說,儘管大陸、台灣電影的風格各有韆鞦,但在金馬獎的舞臺上一視同仁。評審很嚴格,完全按照評委投票、根據藝術標準進行,並不看導演是什么背景和資歷。

陸川認為,電影有一種“跨界”的魔力,可以溝通全球不同地區華人間的夢想。儘管電影的畫面、語言有所差異,但電影講述人生存、掙扎、慾望和夢想的本質是共有的,不會被海峽所隔斷。

他說,自己的這一認識來自親身經歷。他在北京電影學院讀研究生時,班上有3個台灣學生,其中一個是主張“台獨”的,經常說“大陸不民主、生活水準太低”。“我們對他挺反感的。”但經過一年多的相處,那位同學逐漸有了轉變,三年的學習結束後,“大家成了好兄弟”。

“我覺得很多成見、偏見都是缺乏溝通和交流造成的。”陸川說,那位同學來到北京電影學院後,就驚訝地發現學生們觀影的視野很寬廣,對台灣電影都很熟悉。大家會為同一部好電影而感動流淚。“我們也喜歡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喜歡楊德昌、侯孝賢。台灣同學也喜歡《紅高粱》,喜歡張藝謀、陳凱歌。”

陸川表示,大陸影人也為台灣有優秀的電影作品而自豪,因為那也是華語電影的重要成就,是中國電影的寶貴財富。他說,電影是塑造兩岸中國人身份認同的文化密碼,儘管兩岸還是有政治格局的不同和歷史遺留問題,但對同根同祖的中華文化的尊崇,存在於所有中國人的心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