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奶爸自制“婴儿安全舱” 正在申请专利

北京青年报

text

上海奶爸自制“婴儿安全舱” 正在申请专利

配有电动送风机维持空气流通 检测仪可显示舱内PM2.5

近日,一位上海奶爸 “自制婴儿安全舱”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这位父亲自制了一个背包状的“安全舱”,将自己一个多月大的孩子放在其中,并配有换气和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以保障孩子外出的安全。不少网友为他的“硬核”发明点赞,同时也有网友对装置的安全性提出了疑问。

针对婴儿疫情期间外出防护的问题,武汉协和医院儿科专家李欣表示,目前针对新生儿的专用防护设备较少,市面上的口罩对于婴儿也并不适用。不过目前国内医院的诊疗制度和消毒情况,新生儿被感染的风险较小。不放心的家长可以为孩子佩戴一些能隔绝飞沫传播的面罩。“像曹先生这样自制的安全舱,只要能做到保障孩子的正常呼吸和隔绝飞沫也是可以的。”

市面没有合适防护装备

自制婴儿“安全舱”

4月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上了“安全舱”的制作者曹俊洁。今年30岁的曹俊洁。大学期间的专业便是工业设计专业,毕业以来,曹俊洁一直从事着防护装备制作工作。“我有一间防护装备的工作室,我既是老板也是员工。不过我的这些防护装备都是体育竞技用的,不是用来对抗病毒的。”

今年1月21日,曹俊洁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但是在疫情期间,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前往医院检查如何防护成为曹俊洁和妻子头疼的问题。“新生儿没有合适的口罩,也有不少观点称一岁左右的孩子不适宜戴口罩。我之前去医院看到新生儿的防护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直接用口罩遮住孩子的全脸,有的口罩上挖两个洞露出孩子的眼睛,还有的是用婴儿毯直接盖住孩子的头。”曹俊洁说。

几次在医院的观察让曹俊洁产生了亲自动手为孩子做一套防护设备的想法。“后来受一些科幻电影和游戏的启发,我就想到了给孩子做一个‘安全舱’。正好我平常做设计工作,家里也有3D打印机等设备。”

有送风机和空气检测仪

正在申请发明专利

画图纸、电脑建模、制作零件、采购设备,最初级的“婴儿安全舱”从设计到制作完成,曹俊洁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最终,一个基于透明外壳“猫包”的安全舱组装完毕。安全舱配有一个电动送风机来维持舱里的空气流通,舱边还加装了一个检测仪。检测仪的屏幕上可以显示舱内的PM2.5、可吸入尘、装修甲醛、二氧化碳、摄氏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参数。舱边还有一个装有防护手套的孔洞,家长可以把手伸进舱内安抚孩子。

3月12日,曹俊洁第一次用“安全舱”装着小儿子去上海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做复查。一路上,路人、孩子家长和医护人员都对这个装置投来好奇的眼光。“有的家长直接过来问我在哪买的,得知我是自己做的,他们又惊奇又遗憾。”

截至4月3日,曹俊洁已经用“安全舱”带着小儿子出过6次门,设备已经修改到第三版,来回的修改已经花费了上万元。“从我自己使用和观察,孩子在里面的呼吸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方面这套设备加上孩子的重量是个不小的负重,另一方面孩子越来越大‘安全舱’空间就不太够了。”

目前,曹俊洁已经为他的安全舱申请了专利,名称叫做“婴幼儿毒气防护安全舱”。而下一步除了不断改进和升级“安全舱”的功能和外观,曹俊洁还计划制作一个带有防护功能的婴儿车。“这样大人比较省力,孩子的活动空间比较大。”

公式

自制婴幼儿装备

做到呼吸顺畅和隔绝飞沫即可

那么曹俊洁设计的这种安全舱到底有没有防护作用?大部分没有曹俊洁那样动手能力的新生儿父母又如何为孩子做好防护?

武汉协和医院儿科专家李欣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针对新生儿的专用防护设备确实较少,市面上的口罩对于婴儿来说也并不适用。“也确实有一些观点认为佩戴口罩会影响新生儿的呼吸。不过现在国内的大部分医院在接诊时都要求提前预约,并且有层层的体温检测和分诊制度,医院内也都进行了消毒。所以家长带孩子前往医院,只要遵循院方的就医安排,保持与他人的安全距离,一般没有感染的风险。”

李欣进一步表示,如果家长实在对孩子的健康不放心,就医和出门时建议家长为孩子佩戴一些可以隔绝飞沫传播的面罩。像曹先生自制的这样的安全舱,只要能做到保障孩子正常呼吸和隔绝飞沫应该是可以的。”

实际上,对于婴儿来讲,真正的感染风险来自身边的照料者。李欣告诉北青报记者,婴儿的活动范围有限,绝大部分感染的风险都来自身边的家人和照料者。所以对于有婴儿的家庭,应该尽量固定孩子的照料者并保证其健康。

文/本报记者 李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