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 說說中東三國:沙特、埃及、伊朗

亞太日報

text

文|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張寧

全世界的戰略專家都不會否認中東地區的重要性。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或許算得上中東國家中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最不容忽視的三個。它們或臨紅海,或瀕海灣,扼守陸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要衝,對共建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重要意義不言自明。

在這個動盪年代,在這個機遇和風險並存的地區,粗略了解一下中東“三駕馬車”,或許不無裨益。

沙特:轉型期的陣痛與機遇

有一部電影《Lawrence of Arabia》,內地譯作《阿拉伯的勞倫斯》,香港譯作《沙漠梟雄》,背景就在現今的沙特。

歷史上的英軍中校情報官勞倫斯(左圖)和電影中的勞倫斯(右圖)

勞倫斯,這位身兼阿拉伯問題專家、間諜和作家等多重身份的英國人,一戰期間,作為英軍中校情報官來到阿拉伯半島。他在總司令部參贊戎機的同時,長袖善舞於阿拉伯各部落之間,組織起對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聯盟。

遺憾的是,儘管為英法在中東的大獲全勝貢獻良多,阿拉伯人在一戰後卻並未獲得曾被許諾的獨立,反而繼續受到新殖民者的控制。並非依靠勞倫斯這樣的白人英雄,沙特人自己經歷數十年的奮鬥,才真正實現民族解放。

電影中馬背上的勞倫斯,頭頂貝都因頭箍,長袍白衣勝雪,英氣逼人。100年後,沙特首都利雅得街頭,依舊滿眼白衣勝雪。沙特是伊斯蘭傳統維持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男子戴頭箍、着長袍,婦女則從頭到腳,包裹長衣。並無法令禁止婦女工作,但實際的女性就業率不足20%。公眾場合很少看到女性。這裡是全球唯一不准女子駕駛車輛的國度。

沙特首都利雅得,頭戴面紗的婦女們在宰牲節慶祝活動上祈禱。 資料圖片。

阿拉伯半島中部高原,四周幾乎盡是沙漠和山嶺,這意味着外部勢力難以侵襲,此地的居民成分因而多年保持不變。這或許是傳統和宗教的影響力如此持久的緣由之一。

早在後哈里發時代,沙特家族就曾取代先知穆罕默德所屬的哈希姆家族,掌管伊斯蘭教聖城麥加和麥地那。沙特家族在1932年一手建立起沙特阿拉伯王國。主張伊斯蘭教純潔化的瓦哈比教派成為沙特凝聚人心的精神支柱。

自1938年發現油田後,沙特逐漸成為石油大國,原油產量和出口均居世界首位。宗教影響力輔以雄厚的經濟實力,增強沙特在阿拉伯世界的話語權,它主導的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成為遜尼派伊斯蘭國家的重要政治經濟合作平台。

2015年6月15日,沙特股市正式向海外投資者開放。 資料圖片。

然而,國際原油市場不幸跌入低谷,原油價格從2014年的每桶115美元跌落至2015年的每桶35美元,近期甚至向每桶30美元以下探底。經濟過度依賴石油的沙特,被迫起而應變,尋求經濟結構的多元化轉型。目前,沙特正在推進預算緊縮政策,嘗試大型國有石油企業的私有化改制。對於外來資金、技術和發展項目,沙特開始張開懷抱。

沙特目前已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的最大經貿合作夥伴。2014年,雙邊貿易額接近700億美元。觀察家們認為,兩國在產能合作、航太科技、核能與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存在相當大的合作潛力與空間。

埃及:阿拉伯世界中心

或許會令沙特不快,但埃及確實曾經被冠以“阿拉伯世界中心”的頭銜。

2015年1月13日,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的支持者手持其肖像高喊口號。 新華社發。

2011年政治風波後的埃及,穆巴拉克下台,強人政治終結。對比上個世紀,納賽爾收回蘇伊士運河,還擔當反以色列陣營的盟主,今天的埃及,卻似乎風光不再。人們發現,在伊朗核協議、敘利亞危機和打擊“伊斯蘭國”等中東熱點問題上,埃及的身影似乎顯得有些暗淡與模糊。

這是有着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金字塔、法老和“埃及豔後”克里奧佩特拉曾是過去輝煌時代的象徵。今天,尼羅河上帆影依舊,埃及卻正在經歷政治巨變後的社會衝突與經濟挑戰。

過度膨脹的人口與國家資源之間的矛盾正在凸顯。上世紀80年代,埃及人口大約3500萬。目前,這一數據已經超過8000萬。與此同時,全國實際耕地僅占國土總面積不到百分之三,人均耕地僅相當於中國人均耕地的百分之四十,自產糧食只能勉強養活一半人口,埃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食品進口國之一。

過度膨脹的人口與國家資源之間的矛盾正在埃及凸顯。 資料圖片。

困難中的埃及,當然依舊不可小視。它的經濟多元化程度較高,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比例較為合理。國際經濟學界仍然把埃及列為中等強國。

在政治、文化和社會層面,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仍然維持相當的影響力。公元7世紀,埃及開始伊斯蘭化與阿拉伯化之後,就一直是伊斯蘭文化中心之一。首都開羅遍佈清真寺宣禮塔,享有“千塔之城”的稱號。愛資哈爾清真寺、愛資哈爾大學與開羅大學一道,仍然是全世界眾多穆斯林嚮往的文化聖地。

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也設在埃及,這提醒人們,埃及作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並未成為塵封的歷史。

伊朗:站在現代化的十字路口

直到1935年之前,伊朗一直被稱作“波斯”。那一年,禮薩·汗將延續2000多年的國名“波斯”改為意思是“雅利安人之國”的“伊朗”,顯示了他靠攏西方的意願。

然而,伊斯蘭革命、美國人質事件、兩伊戰爭等連串政治變動,讓伊朗與西方國家漸行漸遠直至嚴重敵對,惡性循環中,對核計劃的堅持,更遭致制裁,大大遲滯了現代化的步伐。

伊朗街頭穿着時髦的年輕女孩。 資料圖片。

不過,這裡並非想像中的封閉國度。伊朗男性,多數西服革履,能用英語侃侃而談,對世界的看法平和而開放。伊朗女性多數包裹頭巾,但頭巾下面,往往遮掩不住時髦的染髮和豔麗的唇彩。

對於着裝,伊朗女性有自己的說法。一首題為《衣着端莊的女子猶如貝殼中深藏的珍珠》的詩歌在伊朗廣為流傳。詩中寫道:“你看着我,斷言我受到壓迫,只因我穿着的方式,你了解的並非我的內涵。你傲慢地評價我的穿着,我的身體不必被你的目光擁抱。請和我的心靈交談,而不是我的女性軀殼。我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男性的奴隸!”

這展現了伊朗社會生活的另外一面,提醒人們,勿讓刻板印象與文化偏見,阻礙國與國和人民之間的交流。

今天的伊朗,在總統魯哈尼執政下,改革與開放意識有所提升。近期核協定的實施,解放了伊朗被凍結的數以千億計美元資金,為振興經濟提供了動力,也為改善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係,創造了條件。制裁鬆綁後,伊朗還將向世界提供擁有8000多萬人口的市場。它的油氣開採急需投資,它對商品的需求門類無所不包,這些都是商機。

伊朗總統魯哈尼資料圖片。

中國和伊朗同樣存在巨大合作空間。伊朗天然氣和石油總儲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國又是全球能源進口國大國。2014年,中伊雙邊貿易額大幅增長,超過500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

自古以來,伊朗就是中國通向歐洲的橋樑。早在西漢,張騫的副使就曾到達當時稱作安息的伊朗。自那以後,官方往來、宗教交流和絲綢貿易都曾十分頻繁與興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展開對沙特、埃及、伊朗的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此次到訪的這三個國家,皆是中方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夥伴和積極支持者。人們期待此訪將為雙方互聯互通注入新動力,把中國倡議落實到實處,為雙方務實合作引領新航程。

作者簡介:

張寧說,15年的記者生涯,似乎在不斷演繹一路向西的橋段,仍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初級實踐。

2002年至2014年,張寧在10餘年間,五度轉場,先後在巴基斯坦、澳門、阿富汗、伊拉克和香港駐站。儘管從業經驗豐富,遺憾一直未能“沖出亞洲”。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這三個堪稱危險國度的摸爬滾打,令他的肌肉變硬,心腸變軟,略悟生命脆弱而寶貴的意義。

2004年東南亞海嘯、2011年美國撤軍伊拉克、2015年尼泊爾地震……這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張寧都在現場,見證歷史。可以說,更多時候他的記者生涯與爆炸、槍擊和災難相伴,與此同時,他也試圖找尋這個世界何以變得如此恐怖和異常的答案。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仍不安寧,戰亂、恐怖、災難、災害,幾乎無處不在,今有幸借助亞太日報這一新媒體平臺,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幫助朋友們了解己身足跡尚未達到的領域,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張寧說,這些對戰地經歷的回顧,絕無自傲自矜成分,更多地是想和同儕分享內心交織的悲欣,共同為尚在硝煙裡煎熬著的兄弟姐妹祈福。過來人的心從未離去,仍與你們相伴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