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粮食危机囤米囤面”:2011年抢购的盐吃完了吗

新京报网

text

疫情发生以来,“抢购”时不时成为高频词语。继口罩、酒精、84消毒液、双黄连之后,有些人抢起了米面油。

近日,一则“市民连夜抢购米面油”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据新京报报道,事发地是甘肃临夏。众多市民连夜集中到售卖点购买,有些店铺米面油很快售罄,有人推平板车一次买十几袋。

值得注意的是,“囤米囤面”现象并非临夏一地仅有。从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反映的情况看,不少地方受到“疫情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传闻的影响,也存在抢购米面油的情况。有些微信群中,有人在号召群友“空下来去超市买点米,囤三个月的量”。

涉食品的传言,总能引发不小的风吹草动。一则“疫情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传闻,竟引发囤米囤面的抢购潮——从视频来看,临夏当地抢购的场面一度非常混乱,颇具视觉冲击力。这不免令人唏嘘。

结合既往情况看,每逢出现公共突发危机事件,民众就容易发生抢购潮。发生在2011年的抢购碘盐事件,至今在互联网上仍有余波。此次抗疫以来,口罩、酒精、消毒液的紧俏程度自不待言,而抢购双黄连等药物事件也曾成了奇观。

在这类集体无意识的抢购潮中,一些人的智商税被收割了不止一次。这不是一地特有景象,事实上,在国外,也发生了民众抢购事件,一些人甚至在镜头面前大打出手。

眼下疫情在海外凶猛,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全球粮食危机跟民众米面油物资短缺的传导链条确实存在。

面对类似“粮食危机”的传言,民众如果去查证是否属实,确实需要付出比较高的注意力成本,信息门槛也相对较高。相比之下,一拍脑袋、拿出小推车去商店购买的决策成本,则轻易好下得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也是看似荒诞不经的抢购潮之下很多人心里揣着的一本“成本账”。

对公权部门而言,自然应随时关注市场行情,及时介入调查。如果存在商业推手恶意炒作,必须依法依规严厉处罚,而不能只看到炒作本身,看不到其制造恐慌的后果。

对公众来说,这与其说是“危机意识”太强,不如说是科学素养与独立判断能力有些弱。从常识来看,动辄反应过度的抢购潮,于公于私都有不小的负面影响。

于私,这不仅会骤然增加生活成本,还会带来很多麻烦。以2011年抢盐为例,因为轻信谣言,甘肃的一位郭先生花重金买下13000斤食盐。结果,一万多斤食盐不仅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不便,他还被送外号“抢盐哥”。他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不用求也可想见。

于公,短期内的抢购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如果因为似是而非的炒作、恶意误导而导致资源挤兑,囤米囤面的传导链条大范围扩展,民众恐慌行为对经济造成实质性伤害,那更是悔之晚矣。

事实上,针对外界疑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日前就明确表示,“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王辽卫还指出我国当前粮食自给率高、储备充足、对进口依赖度低——专家“敲了黑板”、“画了重点”,这无疑给那些连夜出门抢购粮食的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相信在有关部门及时介入,专家学者答疑解惑之后,各地“囤米囤面”的风潮会很快被摁下。但这也给民众提了个醒,任何时候,都别让恐慌情绪战胜了理性,也别被带了节奏——你的每次抢购,都是在缴智商税,也是将自己往“沦为笑柄”的路上推。

实在忍不住,也先问问自己:自己2011年抢购的盐或更早之前的板蓝根,吃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