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悄然发生重要变化 这一行业替代旅游业成新“霸主”

text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倪浩】疫情以来,中国6600亿美元大盘子的服务贸易结构悄然发生了一个变化,长期在服务贸易中权重最大的旅行服务将“霸主”地位让给了运输服务业。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易位”是史上首次,背后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产品源源不断运往全球各地,由此产生的运输服务贸易激增,并最终导致中国的运输服务贸易超过了旅行业。

这一变化让人喜又让人忧。喜的是中国的对外出口连续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忧的是,中国广大中小出口企业正在遭遇运费上涨、运力紧张的严峻考验。

9月2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开幕的当天,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服务贸易增长良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8093.6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服务出口13373.1亿元,更是大幅增长了23.2%。

李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说,剔除旅行服务,中国的服务贸易增长已恢复至疫情之前,甚至还有所增长。商务部2日发布数据时,强调了运输服务出口在7月份的增长幅度已攀升到了107.5%,而旅行服务受出入境旅行的萎靡继续下降。

疫情以来,全球各地停工停产现象严重。由于中国控制疫情最早,复工复产顺利,且海外订单国内转移明显,中国产品出口屡创新高。产品出口为货物贸易,而为产品出口提供服务的运输服务业则是地道的服务贸易。伴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超预期增长,中国的运输服务贸易也一路高歌。

国内远洋货运龙头中远海控上半年盈利暴增31倍,达到310亿元,年内股价上涨超过130%。国铁集团9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了1万列,这一时点比去年提前2个月。

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2021年服贸会现场,一家参展的国有远洋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林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疫情之后,国际远洋运力日益紧张,突发事件增多,她的工作节奏也随之骤然加快。林莉说,“世界上90%的货物运输都是靠海洋船运,但疫情之后,运输链条上各个环节都开始出现问题。航道塞船、码头拥堵、码头卸货延期,各种问题蜂拥而至。”她告诉记者说,美国最大码头洛杉矶长滩的作业效率已由原来的一条船3-5天卸完货,已拖延成7-14天。漫长的货运周期,导致大量集装箱无法及时回运国内,造成了国内“一箱难求”的尴尬局面。

林莉说,全球海运链条出现问题让中国大量出口企业,尤其是低增加值的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当中。一方面这些企业承受着上游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货物出海外运出现了问题,导致有单不敢接,接了单甚至还要亏钱的局面。林莉说,“尤其是一些家电类的出口企业,这类产品原来的出口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但是疫情之后,海外对这类产品的需要突然猛增,电冰箱、烘焙机、吹风机等各种居家的家电产品需求大增。这一点我们感受特别明显。”

但是接到订单的这些家电企业,因为国际海运问题,出口也不是,不出口也不是,陷入左右为难当中。

而这样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家电行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8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到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全球运力结构性失衡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原材料价格居于高位、运费高企、运力不足等一直困扰着外贸企业。作为应对,高峰表示,商务部已会同多部门在增加集装箱供应、提升海运运力、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高峰说,商务部未来进一步研究有针对性的举措,做好稳外贸畅通国际物流工作,加强与各贸易伙伴的合作,携手共同应对挑战。(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