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反政府街头示威愈演愈烈,这一幕似曾相识

text

【文/观察者网 郭涵】刚刚过去的周日,泰国示威者继续无视

紧急状态令

,占领并瘫痪曼谷市中心的地标场所。他们对社交媒体的利用,示威活动的组织、沟通乃至“摆拍”手法,令人回想起此前乱港分子在街头“黑暴”活动中的熟悉身影。

有西方媒体称,泰国示威者已经学会香港暴徒“像水一样”的战术,如去中心化组织、与警方周旋的手段等,但对其“借鉴”过程却语焉不详。同时,黄之峰、罗冠聪等“港独”分子蹦出来“摇旗呐喊”,还号称要与泰国示威者“站在一起”。

10月18日,泰国总理府发言人表示,政府很担心抗议活动被别有用心、试图挑起暴力的人士所利用,愿意与示威者展开对话。

泰国示威改变战术,受到香港示威活动影响 截图:《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18日称,泰国自7月初以来持续爆发的街头抗议,最近几天突然“变调”。示威者从“追求民主”到开始质疑王室,要求现任总理巴育下台。

抗议的形式也发生变化:与早期的小规模游行、聚集并派代表依次演讲不同,自从15日泰国政府在曼谷地区宣布紧急状态以来,示威者持续违反禁令,开始以集中占据并瘫痪公共空间为目标,期间甚至与警方发生冲突。

16日,曼谷示威者违反禁令上街、冲击警方防线,被水炮车驱散 图自:澎湃影像平台

18日,示威者不顾公共交通中断,占领了曼谷两个最繁华的地标:胜利纪念塔与阿索克大街。警方透露,当天在胜利纪念塔约有1万人聚集。示威者做好了与警方冲突的准备,有“志愿者”在现场指导如何利用雨伞,使用手势沟通等。

但警方最终并未采取行动,结果人群于当晚8点左右散去。

《华尔街日报》与路透社均指出,泰国的示威者 复制了香港暴徒在去年“修例风波”期间使用的部分战术。 其中包括去中心化的组织,统一着装与指挥沟通,以及借流窜、欺骗等战术干扰警方等。

这部分源于上周以来,多位知名抗议代表人物被抓,间接导致新一轮示威活动的发起者中缺少“老面孔”,故而呈现去中心化的特点。有律师宣称,自10月13日以来,至少80名抗议者被泰国警方逮捕,其中27人仍被拘留。但警方并未公布抓捕数字。

此外,示威者还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同伴随身携带麦克风与防护设备,通过头盔、面罩等统一装束来隐蔽自己。此类“画风”在去年香港“修例风波”期间已是司空见惯。

18日当天的胜利纪念塔前,一名示威者就向现场数千人喊话:“他们认为逮捕领导者就能阻止我们。这是没用的,今天我们都是带头人。”

示威者穿戴的头盔、口罩是香港“修例风波”期间的熟悉“画风” 图自:澎湃影像平台

路透社形容,泰国示威者很快适应了所谓“香港模式”,即暴徒当初宣称“像水一样”的战术。

一名30岁泰国男子Sarawut Tawan承认:“我从香港的示威活动中学到了一些技术,比如如何通知与指挥别人。”他还说使用雨伞“并不算携带武器”。“现在是多雨季,所以我们带雨伞。”

而构成泰国示威者主体的大学生与高中生,与香港暴徒同样熟悉并充分利用了社交媒体。他们不但在群组中投票决定示威集合地点,甚至发布好几个假地址,试图干扰警方视线。

18日当天,示威参加者被要求提前分散在各公交车站等候指示,直到下午3点才收到此前保密的集合地点,然后迅速向目标靠拢。路透社称,警方疲于奔命,赶到现场时已经有数千人聚集。

泰国皇家警察发言人基萨纳周日晚表示,示威者在公共场合聚集会制造动乱,且违反了政府的紧急状态令。他承认,当前的局势“快速变化”。“现在我们只能警告公众遵守法律。”

有网友发现,各地示威者的“摆拍”存在相似之处 图自:微博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历史系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杰弗里·瓦瑟斯托姆(Jeffrey Wasserstorm)在《日本经济新闻》上宣扬:“从明斯克到(美国)明尼阿波利斯、从贝鲁特到曼谷”,全球各地的示威者“显然受到了香港示威者的影响与鼓舞”,尤其是后者所鼓吹的“战术灵活性”。

他还选择性失明地称,“很难准确追溯香港示威者是从哪些国际渠道部分借鉴了对抗警方的战术与策略”,但曼谷等地示威者的思路中“也能看见他们的影子”。

18日,正被香港警方通缉的乱港分子罗冠聪就在社交媒体上怂恿泰国示威者“灵活制定战略,坚定行动”;黄之峰19日则跑到泰国驻香港总领事馆门前,号称要与示威者“站在一起”,还欲搞所谓“奶茶联盟”。

泰国总理巴育的发言人阿奴察向路透社表示, 政府很担心抗议活动被别有用心、试图挑起暴力的人士所利用 ,愿意与示威者展开对话。

“政府希望展开对话、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不过,他并没有列举具体会与哪些抗议者代表对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