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评论员孙成昊
眼看特朗普施政即将一周年,又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刻。在美国对外政策领域,“精彩纷呈”的这一年着实让人眼花缭乱。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是“逆全球化”思潮的产物,其执政后的政策反映出本土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倾向,在国际社会屡屡上演“退群”、“私聊”之举,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当地时间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
其一,以美国不高兴、不满意、吃了亏为理由,退出部分国际组织或协议,导致协议前途未卜,冲击国际合作。 在伊核协议问题上,特朗普10月以伊朗没有遵守协议为理由,把“皮球”踢给国会,引发伊朗强烈不满。特朗普政府同月以存在针对以色列的偏见为由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2月还以与美国政策不一致为理由退出了联合国主导下《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
其二,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开历史倒车”为标志,“退群”严重阻碍全球治理前进步伐。 特朗普政府2017年6月1日宣布美国推出《巴黎协定》,并在10月12日宣布废除美国的《清洁电力法案》。尽管美国一些联邦州、城市和大企业为该协定做出承诺,以非国家方式参与全球治理,但缺少美国整体参与,气候变化领域更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其三,破坏区域经济治理规则,或将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奥巴马政府苦心搭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还施压加拿大、墨西哥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特朗普“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的做法不仅会造成区域经济治理混乱,还易导致全球范围保护主义“死灰复燃”之势,各国间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风险上升,为全球化前景增添不确定性。
特朗普频频推动“退群”有其个人层面及国内政治需求。从个人层面看,特朗普仍然奉行所谓“ABO”的路线,即“逢奥必反”(Anything But Obama),想塑造与奥巴马与众不同的外交路线,推翻前任成果,打上自己的个人烙印。奥巴马“多边外交”、“伸手外交”的成果包括达成气变协定、与曾经的敌对国家缓和,如启动美古关系正常化、商定伊朗核协议等。“退群”背后反映的是两位总统外交思想的迥异,奥巴马更为理想主义,强调所谓“巧实力”外交,而特朗普更偏向传统的现实主义,因此也提出了所谓“有原则的现实主义”。
特朗普与奥巴马
从国内政治角度看,特朗普急于巩固自己的选民基本盘。由于医改推动不力,税改成果姗姗来迟,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列入关键议程,特朗普在国内的“两改一建”三大改革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挫折或迟滞。一些支持者开始质疑特朗普的施政能力,其各项民调平均支持率低开低走,已经跌破40%。为了显示自己在兑现竞选承诺上不至于软弱无力,特朗普拿对其权力限制相对较少的外交领域开刀,而“退群外交”成为其迅速实现目标的重要方式。
这一年,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外交正在从奥巴马时期推崇的多边主义、强调国际机制和准则等转向“美国优先”指导下的利己主义,即只要是短期看不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就不再遵守、不再执行。这不仅会让国际社会对美国这一全球大国的对外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产生质疑,进而质疑美国所强调的自身全球领导地位的合法性,还会对全球秩序的稳定和良性发展造成极大的冲击。
对于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而言,多边合作仍然是破解国际热点问题的重要选择。 美国的突然转向会造成多边舞台的力量真空,会对已有的较为稳定的国际秩序构成挑战,长期看也并不符合美国战略利益,更不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如果特朗普治理下的美国不能平衡好权利和责任的关系,那么“美国优先”只会成为自私自利、无人叫好的“美国独行”(America Alone)。
作者简介:
孙成昊,亚太智库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政治与外交,译有《国家不安全:恐惧时代的美国领导地位》、《操纵世界的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幕》、《西方情报机构与苏联解体》等书。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