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tt Wilson是芝加哥Minimal設計工作室的創始人,在看到蘋果發佈的新款iPod Nano後,他萌生了將其改造為手錶的想法。在他將這一創意提交到Kickstarter後,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迅速籌集到近百萬美元的資金,遠遠超過了最初1.5萬元的目標,這一產品已經順利上市,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伊恩•王是一名職業體育攝影記者,在工作中常常受到相機背帶擋住鏡頭的困擾,他和同事們構思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將背帶固定在相機底部的一個點,使得背帶遠離鏡頭,減少了拍攝過程中的干擾。他們將這一產品命名為C-Loop,並開始考慮是否能夠將其推向市場。在將這一產品創意發佈到Kickstarter後,在限定的42天的籌款期內,籌集到了6萬多美元。產品上市後被搶購一空,他們在繼續C-Loop銷售的同時,又開始在Kickstarter上籌畫起下一個專案。
從開源的網路產品,到私人電影拍攝,從小小的數碼配件,到龐大的建築項目,Kickstarter彙聚了各種奇思妙想的創意想法,讓人眼界大開。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創意並非只是空想,只要能夠通過Kickstarter籌集到預計的資金,專案發起者就會履行承諾,將項目付諸於世。
成立於2009年的Kickstarter是一個供用戶提交創意,籌集資金的平臺,致力於支持和激勵各種新奇的創意。
用戶將自己的項目創意、籌資金額、籌資時間等資料發佈到Kickstarter上,通過網路平臺面對公眾集資。如果在期限內籌集到所有資金,籌款者就會利用這筆資金開始自己的項目; 如果籌款失敗,資助方無需付費,不會有任何損失。
隨著平臺上成功的產品越來越多,Kickstarter的這一模式也開始獲得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在去年底入選了2010年《時代週刊》“50個最佳發明,美國商業模式雜誌機構Board of Innovation評選2010年10大網路創新商業模式,Mashable推薦的2012年10大值得關注網站等。
為什麼人們會願意在這樣一個平臺上發佈自己的創意想法呢?
目前在Kickstarter上發佈項目的大多都是一些屬於個人興趣的中小型項目,這一類的創意想法往往無法得到專業投資者的青睞,而Kickstarter提供了一個可以向大眾展示自己創意和籌集資金的通道,申請人只需要將自己的創意發佈到網站上,而不需要經過經紀人、基金會、慈善家等人的吹毛求疵。Kickstarter賦予申請人極大的自由度,使他們可以獲得贊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展示創意 / 募集資金以及項目進行的過程中,發起人往往還能夠得到潛在用戶和愛好者的意見和建議,這對於尚未成型的產品來說是一條極佳的改良和集思廣益的途徑。
對於商業化產品來說,Kickstarter這一模式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那就是能夠提前與自己的用戶建立起密切的聯繫,同時對未來潛在使用者進行預估,對產品的前景進行判斷。
為什麼人們會願意資助這個平臺上的各種項目呢?
一方面, 資助者得以有機會直接幫助創造他們自己想要的產品,而不是由廠商告訴他們應該要什麼,“Kickstarter改變了守門員的身份,《Life Inc。》的作者道格拉斯•拉什科夫說,“它將創意設計直接和自由市場連接起來。
根據資助的金額的不同,資助者可以得到一定的回報,從致謝明信片,最終產品,到產品周邊,來自設計者的紀念品等等,對資助者來說,這些東西往往也是他感興趣和樂於獲得的東西。
另一方面,資助者也許也有自己想要實現的某些想法和創意,通過對他人的項目進行資助也可以對自己未來的募集資金積累經驗。
此外,對於很多有意思的但由於各種限制而無法實現的創意,我們總會有希望能夠盡自己一份力量幫助別人實現的想法。
國內前景如何?
秉承著國外優秀服務必然會有國內模仿者火速跟進的傳統,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國內Copycat應該已經有不少了。但事實並非如此,除了一個名為希望樹的公益網站,和一個專注與技術人員的GuruDigger社區外,人們並沒有看到太多類似的服務。這是說明這一模式還不夠成功、還是這一模式在國內面臨著更多的局限呢?主要原因或許在於後者。
在申請者得到資助款以後,國內缺乏能夠監督申請人按照計畫實施專案的機制,可以想見的是不少人會沖著騙錢的目的進行申請,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國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嚴重缺乏,而國內大公司也普遍習慣複製小創業者的優秀想法,很難想像在這樣的環境下會有人願意或敢於輕易的將自己的創意公開的發佈出來。
更重要的是國內對私募資金存在嚴重的限制,稍有不慎就容易被視為違法行為。因此,現在僅有的幾個類似網站,不是主要進行公益項目,就是限制在極其封閉的小社區內部,無法得到廣泛的推廣。
相比起來,國內一些分析者提出的關於國內存在的想集資的人多,但捐助的人少的問題,僅僅是個偽命題。在這種模式下,單一的資助者本身並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雖然每個人的資助不多,但集合大家的力量,擁有大量的資助人的話也同樣能夠籌集到足夠的資金。
國內這一模式尚處於萌芽階段,未來能否克服各種局限還有待觀察。在此之前,你不妨到Kickstarter上去隨便逛逛,說不定你能看到不少有意思的創意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