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男护士武汉重症护理日记:不把“你”治好 誓不还家

text

** “不把‘你’治好,我们誓不还家!” ICU男护士的武汉重症护理日记让人泪奔**

曹志敏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男护士

一个月前

他跟随安徽第一批援鄂医疗队

来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开始与新冠肺炎病魔“掰手腕”

战“疫”期间

他用日记记录了每一天里的不平凡

工作中的感动和失落、开心与悲伤

工作中的曹志敏。(中国科大附一院供图)

1月26日

接到领导电话,让我赶紧回家收拾东西,明天一早跟随大部队去武汉支援。当听到科室领导电话里略带歉意的声音,我沉默了30秒,然后坚定地回复“收到”。我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但我知道,特殊时期,大家都是随时待命。

挂掉电话,我先给爱人阿金打了个电话,让她先帮忙收拾一下东西。爱人听到我第二天就要出发,当时声音就哽咽了。

回到家,阿金已经帮我收拾好了一部分物品。因为是第一批援鄂人员,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带什么物品,只能搜新闻,看武汉当下最缺什么,就准备什么。

除了日用品,我带的最多的是吃的。我食量大,阿金怕我吃不上饭,把家里所有能带的吃的全给我带上了,甚至还有一岁半儿子的零食。

这一晚,我跟阿金都没怎么说话,我是在考虑家里还有哪些事情要交待。而我知道,她不说话,是因为怕一出声就忍不住会哭。

出发前,曹志敏与爱人拥抱告别。(中国科大附一院供图)

1月27日

合肥的天气依然很冷,我一早便赶到医院集合。经过简短的动员会后,我跟随医疗队出发了。有的人眼眶红了,每个人行李箱都塞得很满……

临上车前,阿金匆匆赶来。她是产科的护士,今天值班,给我一个拥抱后就掉头走了。看到她转身时用手擦拭眼角,我知道她还是没忍住哭了。我们什么话也没说,但一个拥抱就足够了。

1月28日凌晨,医疗队抵达武汉。武汉仿佛像睡着了一般安静,店铺门都关着,没有灯光,没有行人,没有声音。我在心里默默喊到:“武汉,挺住!再坚持一下!全国各地的医疗大军正赶来给‘你’治病!”

我相信每一位援鄂医护人员都和我一样,在心里默默立誓:“不把‘你’治好,我们誓不还家!”

工作中的曹志敏。(中国科大附一院供图)

1月30日

经过紧张而细致的岗前培训,今天我正式上岗了。坐着去医院的班车,我心里有点忐忑,但已经不害怕了。

来到武汉之前,心里不怕那是假的,但来到武汉后,我看到了一座原本繁荣的城市因疫情变得如此安静落寞时,我心底里那股不服输的劲被激发出来——任你病毒再猖狂,我华夏儿女也决不退缩。

第一天的班,很辛苦。且不说工作量大,单是那完全不透气的防护服和那厚厚的口罩,让我一会就开始气喘吁吁。一个班次下来,身上的衣服湿透了,面部也有了深深的压痕。脱下口罩那一刻,仿佛离水的鱼儿终于回到水中,赶紧畅快地做了几个深呼吸。之前我不是感染病房的护士,说实话,这种级别的防护我还是第一次体验,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信心满满的曹志敏竖起大拇指。(中国科大附一院供图)

2月5日

正式上班已经一周,最大的感触有三点。

第一,心理压力。我们支援的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这里收治的大多是病情危重的患者,很多患者需要用有创呼吸机来辅助呼吸,即使有清醒的患者,也需要戴着高流量吸氧或无创呼吸机。当看着自己前一天还在护理的病人第二天就“走(去世)”了,心痛和满满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第二,生理压力。每天八个小时工作时间里,最痛苦的莫过于憋尿了,有时候真的是憋得不敢说话,怕一说话就憋不住了。原本我没好意思用纸尿裤,在憋了五天后,我终于妥协开始使用纸尿裤。

第三,战疫信心。看着那些躺在床上或清醒或昏迷的患者,心总会疼,疫情打乱了他们原本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我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我必须尽我所能,尽量从死神手上抢回他们,能救回来一个算一个吧,毕竟救回来一个人就是救回来一个家庭啊!

工作中的曹志敏。(中国科大附一院供图)

2月15日

今天有点压抑,有点难受,因为我护理多日的一位奶奶去世了。

我们对她抢救了半个小时,但心电图还是直直的一条线。汗水早已湿透了内层衣物,防护面罩也早已看不清晰。当医生宣布患者临床死亡时,我竟呆呆地忘记接下来该干嘛了。

这是我护理的病人中第一个去世的,心里有无数的不甘,为什么没能救她回来!我多希望那条平平的心电图直线突然有波动。

做完遗体护理以后,我给这位奶奶整理遗物,发现她身上还有八千多元的现金。我用对讲机跟外面的老师沟通,请他们尽快跟家属联系,让家属来领取遗物。

过了一会儿,对讲机里传来外围老师略带沙哑的声音:“她的家属来不了了,她们全家都被隔离了。”听到这句话,我没忍住哭了。这是我来武汉第一次哭。

老人去世了,没有家人送她最后一程,甚至连遗物都没有人可以来领。我一个外人尚且如此难受,更何况她的家人。我对着整理好的老人遗体鞠了一躬,擅自代替她的家人送她最后一程。

唉!该死的疫情!

因长时间戴手套,曹志敏的手指开始起水泡脱皮。(中国科大附一院供图)

2月20日

今天,我因为感冒和拉肚子,调了两天休,待在酒店里。晚上,从同事口中得知,在我们病区住院的彭银华医生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第二次落泪了。

彭银华是一个英雄,因为救治患者感染了新冠肺炎。他才29岁,本来准备结婚的,请帖都印好了。他到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我是相信他能痊愈的,毕竟他那么年轻。但我们没有等到他出院结婚的好消息。

彭银华的生命定格在了这一天。我在酒店里面对着金银潭医院的方向深深鞠了三躬。彭医生,一路走好!

曹志敏与家人的生活照。(中国科大附一院供图)

2月23日

今天是我来到金银潭医院最欣慰、自豪的一天,我们病区第一位气管插管患者成功拔管并且转到普通病房了。

这是一位中年男性患者,是在我班上来的,来的时候情况很不好,先是高流量吸氧,不行,改成无创呼吸机,还不行。经过几天治疗,终于在今天上午我的班上转回普通病房了。

能亲眼看着自己管理的病人好转并回到普通病房,我们所有人的精神都大为振奋!他是在我们的护送下,自己走着去普通病房的。

看到他重新站了起来,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这十多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临走时对我们说:“谢谢你们!”听到这四个字,我百感交集,眼睛又湿润了,我们终于用自己所学,从死神手上抢回来一个。

病房里还有其他逐渐好转的患者。我坚信,通过我们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他们都能重新站起来、转出去!

曹志敏与儿子的合照。(中国科大附一院供图)

2月25日

来武汉已有一月,在连续奋战后,病房里转出去的病人越来越多,这让我很开心。同时,这一个月也确实挺累的,最忙的时候每个人要同时看护6至8个重症患者,有时候一个重症患者的护理和治疗就要忙碌好几个小时。

我们刚来的时候,患者多、物资少,有那么多的忙乱和未知。好在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我们度过了前期最“黑暗”的时刻,光明快要降临了。

这次疫情让很多家庭破碎,让爱人阴阳两隔,让父母失去孩子、孩子失去父母。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坚强的民族,我们的先辈面临过多次民族危机,但他们用钢铁般的脊梁硬生生扛起来了民族发展的重担。我相信,这一次我们也能战胜疫情,取得最终的胜利!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

曹志敏和战友们迎来宝贵的一周原地休整时间

等待他们的是新一轮的战斗!

记者:张强 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