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全球暴跌潮”再度來襲,其中,大宗商品之王嘉能可遭到重挫,拖累歐美股市暴跌,導致美股中納指再現“死亡交叉”。恐慌情緒蔓延至亞太地區,昨日日本股市與中國香港股市均創階段新低。
所謂“死亡交叉”,即50日均線(MA)向下穿過200日MA。就技術分析而言,這意味著未來股指還可能下跌。正如今年8月,標普500指數和道指均出現死叉。此後,兩大股指又進一步出現了下跌趨勢。
美三大股指均現“死叉”
近幾個月,美國三大股指紛紛呈現“死亡交叉”(deathcross)。截至美股週一收盤,納斯達克指數則是最新案例。歷史資料證明,“死叉”的出現會使得大盤短期進一步承壓,但就長期而言並不等於死神降臨。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醫藥股更是創下“七連跌”,在嚴重拋壓下呈現崩潰之勢,也導致生物科技指數ETF-iSharesNasdaq週一重挫6.23%,呈現四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此前,生物醫藥行業是美股大牛市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分析師最常警示泡沫的板塊。
經歷了幾輪暴跌,各界對於美股進入熊市的預期不斷升溫。不過,牛津經濟研究所(OxfordEconomics)研究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根據我們的基線情景,並不擔心近期可能會出現熊市。由於熊市往往伴隨著美國經濟蕭條和公司收益下降,但當前美國經濟已經重拾動能,且正在不斷復蘇。此外,由於美聯儲此次加息幅度可能比以往更為緩和,因此其對美股的影響可能更溫和。”
其發佈研究所報告指出,儘管標普500指數已經處於歷史均值高位(較均值高22%),但一系列估值指標顯示,標普500在未來十年的年均名義回報率仍將達到7.9%,較當前2.2%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仍存溢價。
不過,風險仍未被排除。如果全球債市出現大面積拋售,公司業績將會急劇下挫,這也將導致熊市降臨。近期,隨著債券收益率上升、全球下行風險加劇,且7年來的首次加息可能導致短期避險情緒升溫而拖累股價,上述牛津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建議,長線投資者應該推遲美股投資。
中概股或加大回購自救
由於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速可能下滑的顧慮,中概股拋壓日趨加重,彭博中美股權指數(theBloombergChina-U.S.EquityIndex)創出18個月以來的新低。
中國概念股週一收盤多數下跌,其中,有7檔股票收盤跌幅超過5%,包括窩窩團、網秦、酷6網、易車網、奇虎360、唯品會等。經歷了本輪暴跌之後,中國概念股平均市盈率已接近2014年2月時的最低點。
為了緩解拋壓,大型中國概念股公司紛紛回購股票,以實施自救。近期京東商城被董事會授權回購價值10億美元的公司股票;百度在今年7月推出10億美元回購計畫,是該公司上市至今最大規模的回購計畫;此外,網易也在本月把其回購計畫擴大五倍,追加至5億美元。
投資公司ABRInvestmentStrategy首席執行官布拉德·賈斯特維斯(BradGastwirth)表示,“回購公司股票表明企業相信自己的增長機遇和戰略,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如果股價持續走低,可能會有更多的中國概念股公司開始推出回購方案。”
亞太股市普創新低
亞太地區由於受到歐美市場拖累,亞太股市普遍暴跌,其中日股和中國港股均創出階段新低。29日,日經225指數持續下挫,盤中大跌逾600點,一度失守17000點大關,創下約8個月來新低;中國港股恒指則收盤跌2.97%,報20556.6點,創兩年來新低。
除了嘉能可的拖累外,多名港股策略師表示,“中國8月工業企業利潤資料繼續大幅下滑也是原因之一,此前各界對於中國拉動全球經濟的期望偏高。”
而截至三季度收官,港股季度跌幅高達30%,創1998年以來的最差季度表現。而在美聯儲加息時點仍未確定之際,港股仍可能受到週邊市場恐慌情緒的衝擊。至於港股後市的投資機遇,趙文利告訴記者:“近期仍偏謹慎,10月至年底可關注一下保險、高端裝備製造、旅遊、環保、新能源、必選消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