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一场猜得到结局的大戏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 赵海博

离德国大选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关注欧洲政治的人都很好奇,社民党候选人舒尔茨能够成为“黑天鹅”吗?这位将自己大半个职业生涯献给欧盟的德国政治家当然有可能爆冷,只不过他的竞争对手——默克尔更像是德国国徽上那只展开双翼的老鹰,随时准备扑杀外形优美却毫无还手之力的天鹅。

今年的德国大选像极了好莱坞大片。尽管大家都能猜到结局,但依然被编剧设计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深深吸引。根据23日的最新民调显示,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得到了38%的支持率,领先社民党14个百分点。社民党的竞选纲领已经逐渐明晰,似乎再也拿不出能够挑战默克尔的政策主张,大片正在按照它的既定剧情走向结局。

得老年者得天下

8月22日,著名的科隆游戏展第九次拉开了帷幕。此次展会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政治意义:默克尔亲自揭幕,成为首个为游戏展揭幕的德国领导人。在开幕致辞中,默克尔高度评价电子游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此举被德媒认为是默克尔有意利用游戏展拉近和年轻选民的距离。

不过,联邦选举检察官萨赖特却在德国媒体上表示,老年选民才是决定选举结果的群体。他在采访中称,随着德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目前有三分之一的选民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选民,70岁以上的选民超过了20%。相应的,年轻选民所占的比例近20年来不断下降,30岁以下的选民只占到选民总数的22%。

年轻人不仅在数量上不具有优势,参与政治的热情也远远比不上老年人。而在老年人中,默克尔领导的右翼保守主义政党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德国老年人普遍认为,默克尔执政风格沉稳,过去几年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尽管在难民问题有过失误,但是基民盟已经明确表示决不允许再有大量难民涌入德国,并且将加快非法难民的遣返工作。

默克尔现身科隆游戏展,力图拉近和年轻选民的距离

埃尔多安成为搅局者

正当默克尔和舒尔茨正全力冲刺之时,一名场外观众却突然出现在场内,企图给默克尔使绊子,他就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埃尔多安在18日表示,德国总理默克尔是土耳其的敌人,号召在德土耳其人在德国大选中反对默克尔。

这种对他国内政赤裸裸的干预,缘自德土之间愈发糟糕的关系。埃尔多安当选土耳其总统以来,德土关系就开始出现倒退,去年7月土耳其发生未遂政变之后,两国关系更是急速恶化。

土政府指责德国给参与未遂政变的人员提供政治避难,德国政府则指责土关押德国公民,其中包括一名为德国报纸工作的记者。6月底,德国政府拒绝了土方有关埃尔多安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期间组织在德土耳其人集会的申请,随后土耳其再次拒绝德国议员团探访驻扎在土境内北约空军基地的德国官兵。

那么埃尔多安的号召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是否真的会对选举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呢?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个并不严谨的计算题:在德国生活的土耳其人有30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选举权,而拥有选举权的土耳其裔德国人也并非都支持埃尔多安。

以2015年土耳其大选为例,在德土耳其人有40%并不支持埃尔多安。即使300万在德土耳其人都拥有选举权,也都无条件响应埃尔多安的号召,他们也仅仅占到德国人口的3.75%。对于支持率领先追赶者两位数的默克尔而言,土耳其人并不能阻碍她继续留在权力的巅峰。

德国大选在即,土耳其总统呼吁土裔选民不要支持默克尔

汽车政策成为争论重点

相对于埃尔多安这种外来的搅局者,更能影响剧情发展的恐怕还是基民盟和社民党在内政问题上的争斗。

对于德国而言,没有什么比关于汽车工业的讨论更能吸引眼球的了。近年来,欧盟内部要求停止销售柴油汽车从而减少环境污染的呼声不绝于耳。而德国大众“尾气门”的爆发,更是让柴油汽车在德国成为环保主义者们口诛笔伐的焦点。

默克尔始终坚持认为,德国企业固然应该反省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然而也不应该妖魔化柴油汽车。默克尔的这一表态遭到了环保组织和环保主义者的激烈批评。一位德国记者写道,面对柴油问题,默克尔没有拿出当年废除核电站时的魄力和责任感,她屈服于德国的汽车康采恩。不过这个不难理解,汽车毕竟是德国的支柱产业,它在德国直接或者间接提供了80万个工作岗位。

在汽车产业改革问题上,舒尔茨则激进得多。他针对德国汽车业提出了“五点计划”,其中包括在欧盟内引进强制性的电动汽车生产配额制度,以加快德国汽车业转型。

大选将至,任何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可能被无限放大。面对环保主义的批评声浪以及在野党咄咄逼人的姿态,默克尔的态度也出现了软化。在8月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默克尔暗示德国也将效仿法、英等国家,逐步禁止销售柴油汽车。不过她拒绝为这一计划设置时间表,并依然强调汽车产业的变革必须循序渐进。

当地时间2017年8月2日,德国就禁止销售柴油汽车召开联合峰会

“典范选举”已有不合时宜之处

9月24日,德国将迎来第19届联邦议会大选,产生新一届议会、政府及政府领导人。根据德国联邦选举法规定,年满18岁的德国籍公民拥有选举权;居住在外国的德国籍公民,包括拥有双重国籍身份的公民,可以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参加选举。

全德共设299个选区。选票由两部分组成,选民需投两票:第一票选直接候选人,各选区获得相对多数的候选人直接进入联邦议会;第二票选党派。各党派在全德境内获得的票数比例决定该党派在议会的席位名额。联邦议会由598个议员席位组成,其中299个由第一票直接选举产生,剩下的299个则通过第二票的党派选举产生。

因此,联邦议会的组建取决于第二票的选举结果。如果某党派直接议员席位比例高于第二票党派选举比例,而直接议员席位是无法取消的,议会将增加悬挂议席。

这样的选举制度似乎既重视议员与选民之间紧密而直接的联系,又充分考虑到各党派在议会中的利益平衡。然而,实践层面看,德国现行选举制度并不能真正兼顾所有选民的利益和诉求,部分规定已不合时宜,甚至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5%的门槛”阻拦民意

一方面,联邦议会依然设有“5%的门槛”。全德范围内,只有获得5%及以上选票的党派才有资格进入议会。初衷是不希望过多小党进入议会,增加组建政府难度。这听起来似乎有道理,然而,这些被议会拒之门外的小党选票相加后所达到的比例较高,直接影响到部分选民的利益诉求被忽视。

本届联邦议会选举中,获准参选的党派有48个,最终确认参选的党派42个,上联邦州名单的党派有34个,其中包括六个主流政党,它们是基督教联盟党、社民党、左翼党、另择党、自民党和绿党。此外,自由选民党、政党党(全称“劳工、法制国家、动物保护、精英扶持和基层民主倡议党”)、德国马列党和基本收入党这四支小党在全德16个联邦州的选举名单中都有,表明其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尽管如此,它们很可能因为5%的议会门槛而最终无法进入议会。

以2013年联邦议会选举为例,投票率为71.5%,被5%议会门槛卡住的选票比例约为16%,其中包括自民党(4.8% )、另择党(4.7% )、海盗党(2.2%)。假设今年这一比例和投票率不变,以6150万选民为基数计算,实际投票选民人数仅为4397.25万,其中703.56万选票被议会拒之门外,只有3693.69万选票对议会组建产生直接影响,仅占总居民人口数(约8300万)的44.5%。因此,德国议会到底能多大程度地代表民意还有待商榷。

年轻一代利益不易受重视

另一方面,德国选举法规定,只有年满18岁的德国公民才拥有选举权。而部分联邦州议会选举已经把年龄要求降低到16岁,近年来针对联邦议会是否也应该将年龄下限调整为16岁的讨论非常热烈。德国社会老龄化问题导致年轻选民占比较低,年轻人投票率也普遍低于年长者。因此,年轻人参与政治的意愿和力量均比较弱,政坛依然是老一代的舞台,这导致年轻人关心的议题不易受决策者的重视。

从2013年联邦议会选举来看,年龄在21岁至25岁间的选民中,只有60%的人参加了投票,低于平均投票率,而60岁至70岁间选民投票率高达80%,40岁至50岁之间的选民投票率与平均投票率持平。

本届选举的6150万选民中约有940万选民年龄在18岁至30岁之间,而60岁以上的选民人数约2230万人。年长选民人数多,投票率高,与之相反的是年轻选民人数少,投票率低。那么,年长选民所掌握的话语权要远多于年轻选民,年长选民关心的议题也更易得到贯彻。

以养老政策为例,“母亲养老金”计划和“63岁提前退休”这两个大选关键议题在这一届政府都得以实现,而年轻人关心的教育、互联网等和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问题还没有彻底落实。年轻一代的利益受损,代际公平欠缺。

选举制度偏离最初的意图

再看今年的大选,借用德国电视二台主持人瓦尔德的话,“基民盟认为,德国一切良好,要感谢默克尔,一切照常”。

而默克尔的挑战者舒尔茨将社民党的核心议题设为“社会公正”,拟修改《2010议程》,主要受惠的是失业人群,以此促进社会公正。舒尔茨民调支持率短暂高歌猛进后一路下滑,显然选民对他的执政理念不满意。尽管社民党着手调整策略,抛出“教育全程免费”“取消轿车高速公路过路费”等新话题,但也仅是拉票策略而已,其可行性并未经过严密论证,可信度低,绝不是对年轻人利益诉求的真实回应。

德国联邦选举制度已有60余年历史,且形式基本保持不变,甚至被一些国家视为典范。表面看,该选举制度确是成功的。而这一点恰恰导致德国人不再追问一个好的选举制度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无论是选举制度本身的合法性,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政治决策者行为的合法性,都取决于选举制度是否还能按最初的意图发挥作用。

面对社会的多元和民意的分散,德国人应该追问和反思现行的选举制度,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兼顾民意代表性和政治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德国社会与政治的稳定。

(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