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的“北上”“西進”之路

APD NEWS

text

現時重慶等中西部地區也已成為港商投資的樂土。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到北京設分公司,到天津接項目,到成都設辦事處……香港回歸祖國15週年,踏準“十二五規劃的經濟轉型節拍,港商從珠三角、長三角出發,一路“北上、“西進的路線圖正逐漸清晰。

1997年,不到40歲的香港人黃有權在港創業,短短3年時間他的企業就邁入內地市場。與一般港商投資金融或地產有很大區別,黃有權選擇了當時內地十分鮮見的一個行當——開辦“800電話呼叫服務中心。

過去10多年間,黃有權一路把呼叫服務的生意做到了廣東、福建、上海、江蘇,今年下半年他準備正式“北上,在北京“落子。

“嚴格說起來,我做的就是現在很流行的現代服務業,呼叫中心提供的服務,其實是一種標準化的外包服務,專門為企業和用戶之間建一個電話諮詢的平臺,淘寶網、索尼、UPS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都採用我們的呼叫服務業務。黃有權說。

黃有權創立的飛翱公司目前在內地已有三個呼叫中心,分別位於上海、昆山、泉州,主要服務珠三角和長三角的企業。他坦言,在北京的佈局,是看到了“十二五規劃中部分產業正在進行改造和升級,實體經濟與內需消費皆發達的北方市場,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

無獨有偶,1988年就來內地發展的黃瀚泓,則是緊跟上海這座城市的轉型升級,逐步把文化創意園區的一種商業模式“複製到北京、天津。黃瀚泓先後在上海嘉里中心、瑞安地產等港資重大開發項目中擔任高管,他參與見證了上海地標“新天地項目的規劃建設和實施,2002年當“新天地等一些舊城改造的商業地產項目逐步走向成熟時,44歲的黃瀚泓再度看到了“轉型的先機,這一次他嘗試的是一種產業鏈較完整的文化創意園區開發模式。

“香港回歸祖國15年來,我最深切的感受是,我開始懂得鄧小平先生所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黃瀚泓分析,“我參與的新天地項目,既保存中共的一大會址,又包容時尚生活;今天我經營的上海8號橋文創園區,又探索了一種把物業、入住企業與地方政府部門連接在一起的協商溝通平臺,這些是以往所不能想像的,我覺得這很生動地說明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他解釋說,個人事業的發展軌跡,其實也是內地經濟“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從當初純粹的商業地產管理,到舊城改造中的商業文化街區運營,再到現在以生產設計為主的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配合的文化創意園區,本身也體現了轉型升級的理念。而今北京、天津的一些項目也擬邀請黃瀚泓的企業“北上支招,“拷貝類似的商業模式。

安永大中華區戰略性高增長市場和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何兆烽分析,“北上和“西進符合港企進一步與內地經濟融合的發展戰略,新近中央出臺一系列惠港措施也蘊涵了這樣的精神。安永近期也在重慶、長沙等中西部城市進行了以上市為主題的系列論壇活動,從中發掘潛在市場。

在內地打拼20多年,黃瀚泓認為,港企一路“北上、“西進的可持續發展之道,就在於放棄“賺快錢的念頭,企業的腳步與內地經濟發展的節拍進一步吻合。

隨著港商業務在內地蓬勃生長,服務港企的行業組織、特區政府職能部門等也緊隨其一路發展。已在內地登記註冊近20年、擁有逾3000名會員的中國香港(地區)商會前不久成立了成都分會。今年以來,香港特區政府駐上海經貿辦事處也加大了對中部省份湖北的輻射力度,希望助港企“北上和“西進一臂之力。

香港商會上海分會會長張國正說,踏準“十二五節拍,更多港企樂意深入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