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中國和巴西石油貿易步入“多贏時代”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新華社記者張武岳)巴西石油公司(巴油)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國開行)以及中石油、中化工和振華石油三家中國石油企業去年12月簽署了一系列有關貸款、貿易等雙邊及多方協議。目前,這些協議進展順利,中國與巴西的石油貿易已經進入了多贏時代。

“在這種合作模式下,中國油企、金融機構和外方企業三方相互支持,各取所需,最終將會形成多贏局面,”中石油國際事業巴西公司總經理朱文晉日前表示。

根據協議,國開行給予巴油50億美元貸款,三家中國油企共計獲得每日10萬桶、每年約500萬噸的十年期巴西原油供應合同。這是2009年在巴西首次合作後,中國石油企業與金融機構又一次強強聯手。

而對於巴西,不僅獲得了石油開發的資金支持和穩定市場,還在本國成品油市場獲得更多的選擇。

記者了解到,2007年以來巴西在東南部水域發現了鹽下層石油,據估計石油儲量可能高達700億桶,被認為是新千年以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發現。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巴西開發鹽下層石油的重要合作夥伴。

在本次協議中,國開行向巴油提供長期貸款。巴油依靠穩定資金支持,可不斷增加原油產量,並向中國市場銷售。對巴油來說,有了運轉資金用於生產,也有了市場保證銷售渠道。

對國開行來說,貸款發放給巴油後,後期由中國油企負責還款,不僅還貸方面有保障,也促進了中巴兩國能源貿易合作。對中國油企來說,在中國金融機構的支持下獲取穩定的巴西原油資源,對促進中國原油進口來源多樣化,分散能源進口風險有重要意義。

中國的石油公司和金融機構聯手的合作模式在全球多個地區都有嘗試,包括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和俄羅斯等市場。

目前,中國的石油公司走出國門發展業務,主要是上游業務的投資經營,對整個石油產業鏈的中下游業務涉及不多。而殼牌、BP、道達爾等國際老牌石油公司在全產業鏈延伸和全球佈局方面走在了前面。

“我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近些年在著力調整,”朱文晉說,“中石油探索海外市場做的比較早,上游業務發展比較成熟,貿易業務也形成了較大規模,下一步我們要加強海外中下游業務的拓展,爭取在分銷、零售領域實現突破,提升中石油在全球範圍內優化資源和石油產品供應能力,打出中石油品牌。”

其實,“賣油”到巴西,中國石油企業已經邁出了第一步。2015年中石油首次進入巴西市場開展成品油銷售業務。2016年,巴西的成品油銷售市場逐步被打開,中石油售出20船貨,共計70萬噸,其中一部分來自中石油中國煉廠,巴西市場上,第一次見到了來自中國的成品油。“中國石油企業銷售成品油到巴西市場,尚屬首次,”朱文晉說。

儘管新油田的發現使巴西變成了原油生產和出口大國,但是由於其煉化能力不足,成品油長期依賴進口,又是名副其實的成品油進口大國。朱文晉介紹,此前巴西進口成品油基本來自美國,進口來源較為單一,而吸納中國成品油進入市場,也可以給巴西的成品油進口提供多樣性。

對中國石油企業而言,拉美市場是重要的銷售渠道,可以緩解中國石油煉化領域的產能過剩,也能幫助煉廠提高利潤。“下一步,我們還要進一步增強在拉美的成品油銷售能力,逐漸實現對拉美市場的全覆蓋,並在重點國家進入分銷零售領域,希望能儘快在拉美市場上見到中石油的加油站,”朱文晉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