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 McQueen和Isabella Blow 圖片來源:vanityfair.com
今年三月份,導演Andrew Haigh宣布他的下一部電影,將是以Alexander McQueen爲題的傳記式電影,曾擔任《鐵娘子》制片人的Damian Jones亦加盟該片。眼下,又一部關于這位已故設計師的影視作品被提上日程。
根據美國綜藝娛樂類媒體Variety報道,電影公司Maven Films計劃將Alexander McQueen和Isabella Blow之間的情仇愛恨搬上大銀幕。據悉,該作腳本已由Gesha-Marie Bland撰寫完成,目前電影名稱暫定爲“The Ripper”, 但關于導演、演員陣容,上映時期等具體信息尚未公開。
David LaChapelle爲Vanity Fair 1997年3月刊拍攝的這組片子,是Alexander McQueen和Isabella Blow最被世人熟識的一張照片
之所以取名爲“The Ripper”,則要追溯到Alexander McQueen和Isabella Blow的相遇。1992年,已是小有名氣的編輯、造型師的Isabella Blow在看過尚在倫敦中央聖馬丁時裝學院求學的Alexander McQueen的畢業設計秀後,提出用5000英鎊的價格購買個系列。而該系列的名字,正是叫做“Jack the Ripper Stalks His Victims”(開膛手傑克)。毋庸置疑,Isabella Blow是Alexander McQueen的擁趸和伯樂,但Alexander McQueen起初並不十分喜歡這位古怪的女造型師,甚至回絕了她要購買自己畢業設計的要求,直到實在無法忍受後者不停打來的電話,才改變主意,可Isabella Blow卻因沒有現金的理由,又提出分期付款的請求。
但Alexander McQueen和Isabella Blow性格中古怪、神經質、自卑,缺乏安全感的相似點讓他們走到了一起。出于對其設計近乎瘋狂的喜愛,Isabella Blow開始向業內人士引薦Alexander McQueen,並一路爲他護航保駕。而這位晚輩的回饋,自然是免費供應的時裝——可這種交易,逐漸讓Alexander McQueen感到厭煩。
以Isabella Blow爲靈感的Alexander McQueen 2008春夏系列女裝 圖片來源:Vogue Runway
倆人的關系在隨後的十幾年內起起伏伏,有不少人稱Alexander McQueen對Isabella Blow的態度極爲惡劣,Alexander McQueen也時常向友人抱怨對方瘋瘋癫癫且利欲熏心。1996年,當Isabella Blow得知Alexander McQueen即將成爲Givenchy的創意總監時,她欣喜若狂,傾注全力爲他爭取更高的薪酬,並著手計劃未來的宏圖偉業,但這一舉動加劇了Alexander McQueen對她的反感。2001年,彼時的Gucci Group(現Kering Group)收購了Alexander McQueen品牌,Isabella Blow卻並未從中得到任何利處,這一度導致他們關系的疏遠。
2007年,久郁成疾的Isabella Blow吞食除草劑自殺身亡,享年49歲。Alexander McQueen得知後悲痛萬分,甚至將她的死歸咎于自己。三年後,Alexander McQueen自缢身亡。根據他昔日的男朋友回憶,Alexander McQueen在Isabella Blow死後曾求助于戴安娜王妃生前咨詢的靈媒,而靈媒則向他傳達了Isabella Blow亡魂的信息:“小心”——這是她對這位愛恨情仇交雜10余年的老友的最後的忠告。
Alexander McQueen和Isabella Blow的故事還不僅于此,如果你等不及“The Ripper”的上映,2011年出品的紀錄片“McQueen and I”同樣對倆人的關系有著重介紹。另外,去年在倫敦演出的話劇“McQueen”中亦對此有所描述,只不過,觀衆和評論對它的評價並不十分積極。
來源:界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