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推“公筷公勺公夹”及大型聚餐宴席自助分餐

中国新闻网

text

5月21日,《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召开。 张婧 摄

中新网兰州5月21日电 (张婧)“餐饮服务单位要为食客配备差异明显的‘公筷公勺公夹’等公用餐饮具,使之成为每张餐桌的‘标配’,推行大型聚餐及农村红白宴席以自助分餐用餐,摒除‘一双筷子吃天下’的旧习,养成分餐、分食的良好习惯,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传播风险。”21日,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庆邦作如上表示。

“在总结部分市区实施公筷公勺先进工作经验的同时,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制定甘肃省文明餐桌行动的地方标准,明确公筷公勺公夹的外形尺寸、卫生管理、服务要求等。”王庆邦说,“文明餐桌”不仅降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还提升该省餐饮业质量水平,有利于打造“食安甘肃”品牌。

在实施文明餐桌行动方面,王庆邦介绍说,要督促并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菜品明码标价标量,不欺诈顾客;餐饮具严格清洗消毒、趁热摆台,不“一盆水一块布”洗碗刷盘;从业人员佩戴口罩手套,不飞沫传播污染;引导适量点餐、“光盘”“打包”,不铺张浪费;取消最低消费,不设霸王条款;实行明厨亮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月19日,顾客在兰州一餐饮店内用餐。该餐饮店实行分餐制、公筷制、双筷制。(资料图) 杨艳敏 摄

当日,《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在兰州召开。会议披露,《条例》将于6月1日施行。

《条例》规定,甘肃将推进文明餐桌行动与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乡镇等工作有机融合,从大中型餐馆、机关食堂入手,逐步向集体聚餐场所、小型餐馆拓展延伸,最终实现全覆盖。

王庆邦还说,要联合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开展食用野生动物市场整治专项检查,加强农贸市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重点场所及网络平台监管,突出饲养、繁育、运输、出售、购买等环节,强化从野生动物养殖到餐桌消费全流程管控。

他强调,对食用野生动物“零容忍”,严禁餐饮服务单位采购、饲养、加工、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规范行规行约,督促餐饮服务单位把野味从招牌、广告、菜单食谱和经营范围中清除,从根本上扭转滥食野生动物的不良风气。

甘肃省文明办主任罗凤存就《条例》相关情况进行发布,“病从口入”是此次疫情带给人们最直观,也是最深刻的教训。从滥食野生动物、群体性聚餐,到随地吐痰、不讲究个人卫生等,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加速疫情蔓延,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惨重后果。

此外,罗凤存表示,因违反公共秩序、违背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不文明行为,每年都带来巨大的社会治理成本,对社会文明和和谐稳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都迫切需要从制度上来约束、规避和改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