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全球粮价高企时,中国呼吁农商企业到海外买地,以填补该国不断扩大的粮食缺口。据中国农业部统计,目前该国已有1300家公司,对85个国家和地区有农业投资,总投资额达117亿美元。
在中国的全球农业战略中,大型农业—工业园、拖拉机和灌溉网将出现在许多在以往被忽视的地区。但这些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一带一路”倡议所布局的区域。按照该构想,亚洲、非洲和东欧的沙漠、群山、丘陵和草原新出现的农场,将促进全球粮食安全、结束贫困和推广环保的生产方法。
中国欲在全球事务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的抱负,应该得到粮食和农业领域的企业和政府领袖的认真看待。中国承诺欠发达的国度可以借鉴其过去30年的改革经验,让农村人口致富并实现农业现代化。北京现在还承诺改变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使它们更包容和“尊重不同国家的观点”。不过,“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战略核心似乎主要是养活中国人口。据隶属于中国国务院的农村经济研究部主任叶兴庆6月撰文称,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投资,是稳定中国未来粮食供应和粮食进口来源多样化所需。
尽管雄心勃勃,但中国欲改进别国农业产品的承诺或许言之过早,毕竟当前中国国内进行的农业改革仍处于初期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分散的小型农业生产无法满足国内庞大人口的粮食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生产效率增长已大大减慢。原本为了维持自给农业生产的集体性质的农村土地制度,阻碍了规模化农场出现。在中国,集合一个中等规模的农场,都需要精心计划,从数百农户得到一块块土地,付给他们租金和红利及雇请他们当工人。此外,中国国内的环境退化也让农业投资者不得不考虑新的出路。
中国的海外农业投资者常说,走出国门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容易获得大块廉价土地。在俄罗斯、东南亚和非洲,他们通常一举就能拿到数千公顷农地。不过有学者发现,过去的海外投资农业总体上与目标落差大,出口回中国的很少。不过,随着中国进入与全球商贸往来的新阶段,全球各地的企业和政府领袖必将更加关注中国的全球农业战略。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