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7月15日電題:李氏大宗祠:無言見證海內外故土情
新華社記者陳弘毅
“每年正月初一到清明,海內外前來的宗親絡繹不絕。人最多的春分祭祖日,整個宗祠裏面人頭攢動,宗親們只能勉強擠到祖先牌位前上香行禮。”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管委會主任李長增見證了數十年這樣的熱鬧場面。
在他看來,這座始建於1836年的宗祠,不僅承載了李氏後人對宋代末年中原南遷始祖李火德的紀念,更見證了海內外中國人對故鄉故土的眷戀之情。
李氏大宗祠佔地5600平方米,從遠處望去,一片灰墻黑瓦的建築群靜臥在稻田之中。站於門前,高大的牌坊式門樓對來訪者訴說著家族的昌盛。步入祠堂,中央3個正廳中匾額古樸,26個客廳與104間廂房環繞正廳。“以前各支系子孫回來祭祀,行程遙遠,有的晚上就住在廂房裏。每到祭祖日的夜裏,人聲鼎沸,燈火亮如白晝,十分熱鬧。”老村民李福如對兒時的祭祀盛況記憶猶新。
“宗祠前看是方形,後看是圓形,象徵‘天圓地方’,空中往下看,則是猶如‘蜘蛛結網’一般挺立在千畝平川的稻田中,據說這種設計蘊含了祖先的美好寓意:祠堂象徵著李家後人四通八達,連接天下。”李福如介紹說。
沒想到,正是這個別出心裁的設計,讓李氏大宗祠在100多年後的“文化大革命”期間逃過一劫。
“當時上頭有人提出要‘拆祠堂造田種糧搞生產’。稔田很多幹部群眾深知祠堂的價值,都捨不得拆。秘密商量後,大夥想出一個辦法:將祠堂改成生產大隊糧倉,把附近稻田的糧食就近儲藏在裏頭。就這樣,祠堂才最終得以保全。”時任稔田公社書記的林開欽回憶道。
80年代初,當改革開放的大門開啟以後,來自廣東、廣西、台灣的宗親,乃至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地的華人華僑紛紛輾轉回到故土尋根。
李長增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批從海外回來祭祖的幾位印尼華僑,“一聽說大陸改革開放了,他們馬上組團回國。看到祖祠歷經滄桑後破敗的樣子,華僑們心痛不已,幾個人湊了6000塊錢,並再三囑咐鄉親一定要照看好祠堂。”
很快,過去熱鬧的祭祖風俗恢復了。村民們利用海峽兩岸鄉賢與華僑華人的捐款,成立“修祠小組”,在1984年完成了修繕工程。從此,宗祠的祭祖人數逐年上升,從一開始不到千人發展到如今每年數萬人的規模。
“現在每年三四月份,在上杭隨處可見從各個省市前來的祭祖車隊,還有從香港、台灣等地和東南亞國家趕來的尋根祭祖團,他們涌向各個宗祠,成為一道特殊的風景線。”李長增感慨地說。
據宗祠管委會的不完全統計,每年從台灣回鄉祭祖的鄉親至少有四五千人。“從最北的基隆一直到南部的高雄,幾乎都有火德公的後裔,2009年宗祠管委會成員去台灣,幾乎在每個縣市都受到了當地宗親們的熱情接待。”李長增回憶起這件事依然興奮不已。
接手宗祠管理以來,65歲的李長增已經記不清幫多少海內外宗親完成族譜對接,1997年的一次族譜對接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次我們為從毛裏求斯遠道而來的李氏後人祭祖團完成了族譜對接。沒想到,祖先的後人漂洋過海,到了非洲那麼遙遠的地方。”
“這座宗祠不光屬於李氏,更見證了中國人特殊的情懷:不管走得多遠,只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就一定要千里迢迢回到故土上來,感受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李福如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