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疲軟,中國政府在“十三五”規劃中特別提出鼓勵創新,希望借此推動國內經濟發展,國家領導人也承諾將推出更多財力上的鼓勵措施,支援科研中心的人才。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壹動力。在'新常態'下,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這壹難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發展。”
徐紹史認爲,盡管過去幾年中國科技創新取得很大進步,但創新能力、自主技術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率、科技進步貢獻率與發達國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十三五”規劃建議,爲促進創新,中國需深化知識産權保障制度和投融資體制制度改革,在重點領域建設壹批國家工程實驗室,在部分地區開展改革試點工作。
“十三五”還建議:開展網絡提速降費活動,推進網絡創業、新興技術與傳統産業的融合;賦予科研人才更大的財力支持,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
經濟學家胡星鬥說:“創新是必然選擇。但如果科研力量只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國的創新之路將受到限制。”
“許多大學都設有工業園區,但成功者寥寥無幾。與其依賴高校研究人員,不如支持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成爲創新主力軍。”
自2013年起,中國領導人多次強調科技創新。總理李克強鼓勵大衆創業,敦促企業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完善企業模式,加強服務質量。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科研經費達到2億美元以上,僅次于美國。科研經費占GDP比重比20年前高四倍,達到2.1%,但仍低于美國的2.8%。中國專利申請量居全球首位,2013年合共超過82萬項。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近來發布新報告,指出許多中國企業已經“充分意識到中國快速城鎮化所帶來的需求,並迅速擴大新産品和服務規模,以滿足市場需求。”
該報告還以手機和互聯網電視制造商小米爲例,稱其爲以客戶爲本的創新者。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董事Jonathan Woetzel 說:“中國的創新效應或可重塑全球競爭格局。”
花旗分析師在近日撰寫的調查筆記中稱,中國企業早已不再是“缺乏創新和科研能力的低端産品供應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