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和他的诗意边境傣寨:艺术引领小康生活

中国新闻网

text

中新社云南腾冲9月6日电 题:(中国减贫故事)体育老师和他的诗意边境傣寨:艺术引领小康生活

作者 韩帅南

近日,云南省腾冲市五合乡帕连村村民杨正斌,正在村中“你们的美术馆”二楼举办个人画展,月光下的山峦、正在劳作的村民、自画像……杨正斌画作的题材和灵感,都来源于这个位于中缅边境的傣族村寨,村民们的日常生活。

杨正斌是五合乡民族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拿起画笔才短短几个月时间。2019年11月,帕连村邀请来一个艺术家团队,在这里启动“艺术改变乡村”项目。“我看见他们在村里的墙壁上作画,也忍不住想尝试一下,于是就借来颜料和画板,开始自学绘画,没想到这一画就停不下笔来。”杨正斌告诉记者。

被艺术感染的何止杨正斌一人,整个帕连村都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沿着村口大幅壁画《爱照相的小女孩》前行,帕连村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绘有创意壁画、镶嵌古今诗歌经典名句,还有利用闲置老房子改造成的美术馆、奇石馆……各种艺术装置令人目不暇接。

图为8月17日,村口大幅壁画《爱照相的小女孩》。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据五合乡党委副书记张占菊介绍,5年前,这里只是一个环境脏乱的小村寨,经过整治后,村容村貌变得干净整洁。但在旅游资源富集的腾冲市,帕连村显得缺少特色,几乎没什么“存在感”,鲜有外人光顾。

2019年,帕连村向“艺术改变乡村”发起人信王军发出求助。“我来到帕连,首先要对它‘把脉’,看是否需要艺术。”经过三次实地考察,信王军得出结论,这个“无特色、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庄需要艺术的加持。

随后,一群艺术家来到这里,对村庄进行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改造。一截残垣、一片破瓦、几座废弃的老宅院……经过艺术家们的精心设计,都变成一件件别出心裁的艺术品,就连村头田野中原本突兀的电线杆,也变身为巨大的“毛笔”。入夜,霓虹灯亮起,整个帕连村宛如一座巨大的乡村美术馆。

如今,帕连村已成为外地游客来腾冲的网红打卡地,旅游论坛上“最诗意的诗庄”。目前村里开设2家民宿、4家农家乐、20余家小吃店,2019年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万元人民币。在这个仅有119户、415人的小村寨,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效应明显。

图为8月17日,村内壁画《骑车的二猛》。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帕连村通过艺术的融入,让这里原本就有的田园风光更富有诗意,能让游客在这里找得到乡愁。”张占菊说,“以前村民只能在田间耕种,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做小生意赚钱,我想这就是艺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虽然帕连村变化惊人,但纯朴的民风和傣族传统习俗却得以保留。该村通过打造傣锦非遗传习馆、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傣味美食研究基地等,既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增加了游客的体验项目。

艺术不仅改变了村庄的面貌,也滋养着村民的心灵。“家人和朋友们都很支持我学画,他们觉得这是一项能够修身养性的爱好。”杨正斌说,“我还希望能再多接触一些艺术家,让自己的画画水平更进一步。”

图为8月17日,傣族阿婆售卖土特产“泼水粑粑”。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帕连村一处老宅院中,不时会传出悠扬婉转的歌声,这是傣族阿婆囊芬芝在用山歌欢迎远来的游客。在摆摊出售土特产之余,囊芬芝最大的爱好就是进行山歌创作。她跟村里的妇女们在微信上创建了一个“接歌群”,你唱上一句我接下一句,一首全新的山歌很快就诞生了。

艺术改变了帕连村村民的生活,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艺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