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讽刺电影,让全美“破防”……

text

上个月底,由一大批美国明星参与创作的讽刺电影《不要抬头》在美国正式上映,引发了美国内外网民的讨论。但随着这场讨论的烈度不断加剧,不同身份、阶层和政治立场的美国网民越来越觉得——这片子让自己“破防”了。

这部引发大家讨论的电影,讲的是一位科学家发现人类将在6个月后被一颗彗星撞击地球导致集体灭绝,可当他选择上报这一消息后,从总统、文武官员、资本家再到普通民众,都在本该团结起来抵御危机的时候,把这个坏消息换着花样地进行炒作和操弄,最后导致地球毁灭。

和大多数电影的讨论集中在观影体验、拍摄手法不同的是,美国网民对《不要抬头》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其政治寓意展开的。

最典型的例子:网民对电影里这个“总统”到底指谁的争论。从外表看,这个爱穿红衣、骄横浮夸的白人总统,很像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人设,尤其是这个角色还把自己昏庸无能还爱惹事的儿子提拔成白宫幕僚长,和特朗普让女儿伊万卡执掌大权如出一辙。

由于这个总统团队先是不把彗星当回事,随后又改为炒作危机博取支持率,再加上电影主创里有不少人公开抵制过特朗普,一部分网民就拿电影剧情讽刺共和党支持者,笑话他们支持的政党在疫情上先夸下海口、再甩锅中国的做法。

如果片子早半年上映,那可能共和党和特朗普的支持者确实会被怼得哑口无言,偃旗息鼓。可电影上映的去年12月里,已经执政近1年的民主党拜登当局,依然对防控束手无策,而且也没少干“甩锅”和“双标”的操作,在这个情况下,美国右翼网民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实锤,从电影里寻找各自细节,来证明这个总统团队吐槽的是民主党和拜登。

比如下面这条比较温和的评论就提到,这部片子似乎批评了美国两党的政客,尽管还有少数网民坚称这里面的政客只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但从这个推文收到的几万点赞看,大多数网民也觉得美国两党可谓“卧龙凤雏”,和电影里讽刺的那样糟糕。

另一群被电影怼得比较狠的人则是美国两派的媒体。在电影里,这些掌握了大量资源的新闻人对真正的危机毫不关心,只用流量判断报道成功与否。尽管这家报社的名字是虚构的《纽约先驱报》,但从他们商标的字体和构图看,很显然指代的是报道中国疫情时的“驰名双标”《纽约时报》。

不过,一向活跃在舆论场上的美国媒体,倒是选择了一个很聪明的角度来应对电影里的讽刺。尽管全片有太多的地方和美国社会面对新冠疫情的实际极为相似,但这些政治立场不同的美国媒体却坚称“彗星撞地球”的剧情,是在说气候变化问题,在报道口径上惊人地一致。

毕竟,他们在报道气候变化上翻车的次数,远不及他们在报道新冠疫情时的零头。

至于电影里冒着地球毁灭的风险也要贪图太空稀土的资本家、一有风吹草动就上街打砸抢的暴徒,在美国社会里都不缺少对应的例子。这也导致在讨论这部电影的舆论场上,各派观众对这部片子的态度会经历“拿它吐槽对手”、“被对手指出自己的槽点”,再到最后的“觉得片子在怼自己”。

相比电影本身,刚看完此片的我却对美国网民们的反应更感兴趣。在电影里,听说了“世界毁灭”的消息后,大多数网民都把它当成了玩梗、对骂的新素材,反而没人在乎消息本身,也没人关心论证过程和结论是否严谨。也正如这部电影虽然被炒成了现象级话题,但大家的关注点也并非电影本身,而是想着怎么利用其成为自己在舆论场上互怼的素材。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加上美国各界在现实中的这些表现,这部电影的创作才算是真正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