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交所施东辉:科创板一年“成绩单”有六大亮点,未来改革力度将更大

界面新闻

text

一年以前,一个全新板块在中国资本市场横空出世,于万众期待中迎来高光时刻。

一年以后,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交出了一份怎样的起步成绩单?又将奔赴怎样崭新的“远大前程”?

科创板开板周岁将至,挂牌企业也已破百家。站在这一颇具意义的开局节点,复盘过往和希冀未来显得尤为重要。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施东辉接受界面新闻专访,他向记者详细阐释了科创板这一年的运行亮点、发展重点和突破难点,并对于科创板2.0时代的深改方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施东辉

“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开拓者、先行者,科创板将继续全面对标美国、香港等成熟市场,解放思想,创新制度,在一片新天地下率先’试水’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施东辉说道。

未来,少年更可期。

以下为采访回答实录:

开板周年的六大亮点、三大难点、三个新特征

界面新闻:您怎么评价这一年来科创板各项运行情况?有哪些亮点值得注意,哪些难点需要解决?目前和运作初期相比,呈现出哪些显著的特征和新的变化?

施东辉:在我看来,科创板开板一周年市场运行平稳,制度设计与执行总体符合预期。

科创板关键制度改革和市场运行亮点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初步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科创板整体科创属性和成长性较为明显。科创板上市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年,百家科创板公司研发支持金额同比增长2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净利润同比增长24%。

二是落实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上市审核制度。上市门槛体现市场化和包容性,审核理念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审核进程坚持高效可预期。根据目前已提交证监会注册企业的情况来看,审核用时平均65天。

三是构建了市场化的发行承销机制。新股发行价格、规模、节奏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试行保荐跟投制度,构建对网下投资者、主承销商、发行人“三位一体”的市场约束机制。

四是创新了交易机制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为科创板的各项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差异化的交易制度,促进了市场的自发平衡。

五是优化了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建立适应科创企业的针对性信息披露制度,实施有国际竞争力的股权激励制度,构建高效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制度,并严格执行退市制度。

六是建立了全流程覆盖的廉政监督体系。严格规范审核权力运行,实行全程可追溯的电子化留痕审核,努力打造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阳光板、廉洁板。

同时,科创板改革市场运行中也有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如何平衡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与“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入口关”的关系,持续优化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制度,真正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

二是如何进一步提升科创板的国际竞争力,丰富科创板上市资源,吸引更多标杆性科创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三是如何持续深化科创板关键制度改革,引入更多灵活高效的配套制度,提升科创板市场的活跃度。

目前与运作初期相比,呈现了三个方面的新特征。

一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逐步形成各方共识。审核标准和审核理念进一步统一,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制之间的衔接机制更为顺畅。

二是科创板的科创产业聚集效应显现。比如,科创板的集成电路行业聚集效应凸显,上市了众多优质的集成电路企业,包括芯片设计公司澜起科技、半导体设备企业中微公司、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华润微等。

三是发行定价机制的约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随着改革的深化推进和市场形势的演变,网下投资者已由初期的“博入围”心态转为根据公司基本面审慎报价。

未来需向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目标努力

界面新闻: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对科创板下一步的深入改革积极建言献策,涉及到信息披露、审核问询、优化审核与注册衔接等多个方面。站在一周年的新阶段起点,在您看来,科创板接下来深化改革重心应放在哪里?在改革创新措施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施东辉:站在一周年的新起点上,科创板目前基本实现了规范、透明的要求,未来还需要向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目标努力。

我认为,对标国际,立足国情市情,科创板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心应放在认真落实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部署,着重抓好与新《证券法》贯彻落实相关的配套保障上面。

一是认真落实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部署。进一步完善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标准,细化科创板定位把握标准、优化科创属性论证程序,推进注册制改革的总体部署。

二是强化信息披露一线监管力度。完善科创板招股说明书格式准则等信息披露规则,适时研究制定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及针对特定信息的披露指引,逐步将现行发行条件中可以由投资者判断的事项转化为更加严格、全面、深入、精准的信息披露要求制度体系。

三是细化完善证券交易制度。加快引入T+0交易、做市商机制、大单交易安排、证券借贷合约等创新交易制度,持续丰富配套产品,进一步改善科创板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稳定性。

四是推动非公开转让制度细则落地实施。非公开转让采用询价配售方式,受让方为符合条件的长期投资者,有助于拓展创投基金有序退出的通道,并为大额减持提供“减震器”和“风险垫”。

五是加快建立长期投资者制度。以规则指引的形式明确长期投资者的权力和义务,把新股定价权交给遵循长期投资策略的机构投资者,建立市场化约束机制,实现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入口关、把选择权交给市场的目标。

六是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积极落实新《证券法》规定的自律监管职责和履职要求,参与各项投资者保护机制细化落实工作,为集体诉讼、支持诉讼、先行赔付、责令购回等制度的具体实施提供有效支持,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科创板审核

2.0

成效显著,审核用时平均

47

界面新闻: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6月,科创板审核速度出现明显加快。上交所也提出,以实施“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2.0”为抓手,切实提高效率,优化审核服务,促进科创板做优做大。在您看来,这一新版审核的主要特点及成效。

施东辉:整体来看,“科创板审核2.0”的主要特点包括“一个不变”和“四个变化”。

一个不变,就是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增强市场包容性,不断降低隐性发行门槛,把选择企业的权力交给市场,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便利科创企业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加快科创板做优做大。其中,精简优化发行上市条件,提高制度包容性和竞争力是核心工作。

四个变化:一是“更精准”,审核问询突出重大性、针对性,突出为投资者判断提供有效服务,避免“题海战术”“免责式问询”,问询问题减量、提质、增效。二是“更高效”,在审核经验日益丰富的基础上,在中介机构合规意识和执业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础上,改善审核生态,提高审核效率。三是“更务实”,严格围绕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提高把关质量,丰富监管手段,把关有问题的坚决处理,把关没问题的正常推进,不在明确的条件和要求之外新设关口、提高门槛。四是“更协同”,积极回应中介机构执业水平的提升,通过优化审核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减少核查内容,帮助发行人、中介机构理解监管意图,提高回复质量,降低披露成本。特别是在疫情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便利企业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发展,扎实服务实体经济。

从实践结果来看,“科创板审核2.0”的成效也较为显著。一是问询问题数量明显减少。首轮问询问题由平均47.4个减少至30.2个,降幅36%。二是整体问询轮次减少。问询二轮即提交中心会的企业占比由17.7%提高至24%,问询三轮企业占比36.3%上升至51%,问询超过三轮企业占比由46%下降到25%。三是更加突出重大事项提示。招股书重大事项提示平均增加6页,增幅147%。四是审核用时进一步缩短。扣除补充财报和问询回复耗时,受理至上会审核端时间平均仅47天。

未来需推动相关部委出台红筹上市配套细则

界面新闻:上交所日前发布科创板红筹新规,就对赌协议处理等事项都作出了针对性安排,红筹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您认为科创板目前在对红筹企业,特别是明星红筹企业承接上作了哪些准备?接下来还应推出哪些相关新政策?

施东辉:从6月5日上交所发布的《关于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有关事项的通知》来看,目前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配套规则已逐步完善。主要明确了三个方面的规则制度:

一是明确对赌协议中优先权利的处理,要求发行人和投资人约定并承诺在申报和发行过程中不行使优先权利,并于上市前终止优先权利、转换为普通股。这也从侧面允许了附有优先权利对赌协议的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这是吸引红筹企业回归的一大制度突破。

二是优化完善红筹企业的上市条件。考虑到红筹企业的公司形式、股票面值及股本要求与境内市场存在较大差异,且相关安排属于公司治理范畴,调整优化了红筹企业上市条件的股本总额计算方式。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尚未在境外上市红筹企业适用“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情形的具体上市条件。而且,此前证监会下调了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的市值门槛至200亿元。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上市条件对红筹企业的包容性和吸引力。

三是调整红筹企业的交易类退市情形。考虑到部分红筹企业股票面值并非以人民币标明且可能面值较低,此外存托凭证的交易价格、持有人数量也与股票存在较大差异,修订后的《上市规则》调整了红筹企业相关退市情形。

目前来看,关于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规则已趋于完善,关于红筹企业对赌协议中的优先股处理、总股本以及面值的处理细则已经明确,未来需要推动相关部委出台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配套细则,比如境外存量股份减持及资金出境、VIE架构审核标准等相关制度,以进一步增强科创板对红筹企业的吸引力。

应搁置争议,尽快推动T+0交易机制改革

界面新闻:近期市场热议“T+0”等交易制度话题。上交所也在近期表示,将适时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单次T+0交易,保证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保证价格发现功能的正常实现。能否谈下对于这一交易制度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实施的要点和难点。

施东辉:我国现行股票交易机制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基于当时市场结构和市场需要而设计的。具体来说,目前实施的T+1交易机制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从市场质量视角看,T+1交易机制降低了市场效率。T+1交易机制由于当日买入的股票当日不得卖出,减少了市场供给,而当日卖出股票获得的资金可以买入,造成了事实上的供需不平衡,在限制多空双方交易意愿和降低了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加剧了买卖订单不均衡,客观上降低了市场定价效率。

从投资者保护视角看,T+1交易机制也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当前,机构和大户可以通过股指期货、融券业务等方式间接实现T+0交易,而中小投资者囿于其资金劣势,缺乏规避日内波动风险的有效工具,形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

从改革开放视角看,僵化的交易机制也对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和对外开放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从改革方面看,T+1交易机制影响了做市商、融券、涨跌幅限制等其他交易机制的推出或优化,还不利于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联动发展。从对外开放方面看,T+1制度导致的流动性限制机制与境外成熟市场不接轨,不利于更好地承接国际资金。

T+0交易的实质是给予投资者一个交易的“选择权”,通过这一选择权,投资者可以利用日内的价格波动机会,或进行趋势交易,或进行纠错止损,从而增加日内的股票供应,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效率。

目前来看,实施T+0交易的难点在于一些不必要的担忧和观念上的突破,如:投资者不成熟,频繁交易容易亏损;为高频交易提供空间,可能造成新的市场不公;可能引发过度投机,加剧市场波动等。

总体来看,T+0交易机制是减少交易阻力、提升市场活跃度、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关键措施,每年的全国两会均有代表委员提出相关建言,这充分说明随着市场快速发展,投资者基础迅速扩大,市场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现行交易机制已难以满足当前市场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当前应搁置争议,以更大的勇气和担当,尽快推动T+0交易机制改革向前迈进。

在重点支持行业产业上将顺应时代潮流

界面新闻:科创板创立之初提出主要聚焦六大战略新兴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后续是否会放宽行业限制或进行调整?

施东辉:准确把握科创板的定位,是科创板改革平稳推进的重要前提。《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重点支持这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体行业范围由上交所发布并适时更新。

未来一段时期以内,这六大领域仍将是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以及国家重大需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将是科创板重点支持的行业领域。

但从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变迁来看,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全球科技创新产业变迁,如果未来出现了其他新的科技创新产业,或是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或是当前六大科创产业有部分产业成为了夕阳产业,科创板也将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在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的核心定位基础上,适时调整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和行业范围,进一步增强科创板的行业包容性和辐射力。

相较于其他板块,科创板的改革力度将更大

界面新闻:未来注册制全面推行后,您认为科创板和其他板块相比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哪里,使命和定位会否有所改变?

施东辉:我认为,未来注册制全面推行后,科创板和其他板块相比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科创板服务科创企业的明确板块定位。

相较于其他板块,科创板的板块定位更加清晰。未来,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错位发展,科创板的科创企业聚焦效应将进一步显现,科创板市场有望进一步孵化和培育更多的科创企业,大力支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二是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功能发挥。

科创板作为一个新设的市场板块,在设立之初即被赋予了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重任。党中央和国务院曾多次强调:“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开拓者、先行者,科创板将继续全面对标美国、香港等成熟市场,解放思想,创新制度,在一片新天地下率先“试水”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力争实现投融资平衡、一二级市场平衡、公司的新老股东平衡,为A股市场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因此,相较于其他板块,科创板的改革力度将更大,有望率先走向成熟市场。

科创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发展将与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统筹推进。未来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及我国经济金融发展迈向新的台阶,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科创板也将面临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